大科书堂训(节选)

大科书堂训(节选)

一、诸生为学必先立志,如作室者先曰其基址乃可。志者志于道也、立之是敬。匹夫不可夺志,若其可夺,岂谓之志?自始至终,皆是此一字。

一、诸生用功须随处体认天理,即大学所谓格物,程子所谓至其理。将意、心、身、家、国、天下通作一段工夫,无有远近彼此。终日终身只是体认这“天理”二字。

一、诸生进德修业须分定程限,日以为常。每日鸡鸣而起,以寅卯辰三时诵书,以巳午时看书,以未时作文,申酉二时默坐思索,戍亥二时温书。然此等大抵皆不可失了本领,通是涵养体认之意。如此持循,当月异而岁不同矣。

一、初学用功茫然无着力处,只且于言动间存习。步趋要从容,言语要和缓,步步言言要与心相应,一一使由中出。存习之久,自然成片段。

一、远方及近处有德行、道艺,先觉之人可为师法者,必恭请升座讲书,以求进益,闻所未闻。孔子之圣,亦何常师。

一、诸生读书须先虚心。如在上古未有传注之前,不可先泥成说,以为心蔽。若有所得及有未通,却取古人训释详之,其义自别。

一、朔望升堂,先生讲书一章或二章,务以发明此心此学。诸生不可作场说话听过,亦必虚心听受,使神意一时相授,乃有大益。

一、诸生读书遇厌倦时,便不长进,不妨登玩山水,以适其性。学记有“游焉”“息焉”之说,所以使人乐学鼓舞而不倦,亦是一助精神。

一、游观山水亦如读书,此心易于妨夺。可常提撕,令不失已,则处处得益,反则处处皆梏亡矣。

甘泉文集,卷六。资政堂版,同治丙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