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阴阳八卦化生观念与武术理论
《易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从人类两性及动物雌雄、昼夜、寒暑、日月等等现象确立阴阳化生万物的观念,并用“_”代表阳,用“__”代表阴,由此组合成八卦以作为宇宙万物之根本,代表八种最基本的事物:乾三天,坤三地,震三雷,离三火,巽三风,兑三泽,坎三水,艮三山。又以八卦之中两卦一组,错综配合,得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易经》认为,此卦与爻代表了宇宙万物的基本性质与变化规律,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具体运用八卦哲学于武术技击理论,作为武术思想之指导原则的,当推武术中的八卦掌为代表。
八卦掌亦名八卦拳、八卦游身连环掌。其掌法原理、技击原则均遵循易经八卦哲学,将阴阳相合、奇正相生、八卦相荡的变化特点体现于八卦掌的运动之中。《易经》曾将八卦应对人体:“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周易说卦传》)八卦掌基本上按此卦象制定步法、掌法、身法等。步法在八卦掌中极为重要,其步法以圆圈为特征,像太极之形;圆形线路上脚踏八卦,环顾八方,左右互换,阴阳相易。八卦掌的基本掌法有八,与八八六十四卦相应,演化出六十四路掌法。其基本八掌是:乾卦狮形狮子掌,坤卦麟形返身掌,坎卦蛇形顺势掌,离卦鹞形卧掌,震卦龙形平托掌,艮卦熊形背身掌,巽卦凤形风轮掌,兑卦猴形抱掌。八卦掌之掌型亦有八:仰、俯、竖、抱、劈、撩、穿、挑。八卦掌以八卦卦象比喻人体躯干:头比于乾,乾卦属天,高耸正直,睥睨万物。膝脚比于坤,坤卦属地,无所不载,触动即应。胸比于离,离卦属火,虚而有容,出入自得。腹比于坎,坎卦属水,丹田坚实,气沉而固。腹与胸具水火之用,相济之功,故八卦掌亦以离坎二卦为最基本功法。项背比艮,艮卦属山。含胸能空,背覆能实,屈伸自如,开合紧凑。臀比于震,震卦属雷,下实上虚,收敛坚沉。足比于巽,巽卦属风,顺逆起伏,稳固灵活。肩比于兑,兑卦属泽,垂肩坠肘,刚柔从容。此八卦比喻全身,大体取其精神,以说明技术特点。八卦掌以离坎二卦为基本,离属心、属火,坎属肾、属水,故八卦掌之健身原理为“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达到上下相通,内外协调,以收强身养性之效。这与道教修炼的内丹理论,是完全一致的。
八卦学说中有两种八卦排列的方法,八卦掌的不同门派采用不同的八卦图作为技法理论。
一是“先天八卦图”,亦称“伏羲八卦图”(如图1所示)。
此图为宋代学者据《易经》原理绘出,其相对各卦阴阳爻恰好相反。《易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周易说卦传》)这个图中天地,水火、山泽、风雷两两相反相对,是对宇宙生成万物化生演变的解释。八卦掌中有所谓先天八卦掌,其步法有八方䠀泥之式,如“鸡行步”、“䠀泥步”,其技术原则即来自此图。
二是“后天八卦图”,亦称“文王八卦图”(如图2所示)。
此图亦为宋人据《易经》内容绘制,按顺时针方向,震东、离南、兑西、坎北,各代表春夏秋冬,表示季节寒暑的运转。后天八卦掌据此图原理,其步法有三角八方雕旋之式,即所谓“鹤行步”、“雕旋掌”。
该二图有相同之点:坎离始终相对,水火相济,故坎、离二掌为八卦掌最重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