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晚唐武侠传奇
侠义的雏形在盛唐传奇中虽已出现,如《南柯太守传》中的主人公淳于楚就是游侠,李公佐《谢小娥传》所写女扮男装手刃大盗,为父亲和丈夫极仇的民女谢小娥也可算作侠义,但这些作者的笔力均无意渲染武功、侠气,因而还不能视其作品为真正的武侠传奇。《柳氏传》中的许俊,《霍小玉传》中的黄衫豪士,也只能说是侠客之雏形。真正身怀绝技、武艺超群、神奇莫测的侠客形象,乃见于晚唐薛用弱的《集异记》、皇甫氏的《原化记》、袁郊的《甘泽谣》以及裴铏的《传奇》等。
为什么在晚唐会出现武侠小说创作的一个高潮呢?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两点不能忽视:一是前面曾谈到的唐代武侠本身已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二是人们对武侠寄予的过高期望。正如游国恩在《中国文学史》中分析的:“当时藩镇割据,互相斗争,往往蓄养刺客以牵制和威慑对方,而神仙方术之盛又赋予这些剑侠以超现实的神秘主义色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找不到出路的人民,也希望有这样一些人来仗义锄奸。”从传奇作品中描写的侠义的形象看,这类题材显然是在当时方镇盛养刺客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随着晚唐社会矛盾的急剧激化,寄托着人们除暴安良、扭转乾坤幻想的仙侠、义士,反映着社会秩序崩溃的侠盗等等都络绎参加进来,侠的形象不断丰富,不断演变,豪侠类题材就在传奇创作中蔚为大观了。
在晚唐的武侠传奇中,描写最成功的是一系列的女侠形象,如皇甫氏的《本中女子》、《崔慎思》,裴铏的《攀夫人》、《聂隐娘》,袁郊的《红线》。其中,又以《聂隐娘》和《红线》为代表作品。
《聂隐娘》是一篇神秘味十足的武侠作品,它一开始就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武林世界:聂隐娘刚十岁,就被一个神通广大的尼姑带到一个遥远的深山老林中,秘密授以仙术、剑法,并教诲她今后要以杀贪官污吏为己任,于是,聂隐娘学成后,就开始了她除霸匡正的冒险生涯。在一番正义的诛杀活动后,聂隐娘又跟随一位得道的商人出世而去。这样的情节与描写,表明《聂隐娘》开创了武侠小说的新模式。小说中对剑客们斗法的细致描写很迎合读者的好奇心,特别是聂隐娘与刺客精精儿、妙手空空儿斗法一段,开了后世武侠小说剑仙侠客斗法的先河。
与《聂隐娘》成鲜明对比的《红线》中对红线侠女的描写,则更趋于现实性风格。红线虽为婢女,但多才多艺,并具有胆识谋略,她机智勇敢地平息了一场生灵涂炭的藩镇混战。她侠骨柔肠,多情善感,富于人情味,形象极为完整,所以《红线》被誉为晚唐武侠传奇的代表作之一。
晚唐武侠传奇作品中,还有一篇作品是不能不提的,这就是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它代表了晚唐传奇武侠作品艺术成就的高峰,但它同时又是一篇毫无剑客杀伐、道徒妖术描写的武侠作品。作者一反当时通常的写法而另辟蹊径,从对人物个性的刻画及风云际会的情节中展示豪侠世界,着实技高一筹。王海林《中国武侠小说史略》中对此称赞备至,认为该作品:“具有妖化剑客故事所不能比拟的艺术魅力”。小说中姑娘多情,少年英俊,侠客豪爽,剑胆琴心,诗意盎然,令人回味无穷。这种风格,在当今香港武侠小说大家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