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既是国家强盛的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时期,人民对健康的旺盛需求是全民健身进一步发展的不竭动力,未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定离不开体育,离不开全民健身,全民健身已经成为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方面。
2021年3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展望2035年,明确指出中国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目标。“十四五”时期,体育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获得感和幸福感水平,《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立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江西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到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以儿童及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干预,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应达到38%。由此可见,全国体育发展和全民体质健康问题国家在体育政策方面给予了足够重视,群众体育、大众健身事业将是下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儿童群体。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我国儿童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儿童事业发展的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缩小,儿童事业发展使命艰巨、任重道远。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三个周期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儿童生存、发展等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提出坚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体质健康与发育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点:
在心理健康方面:加大儿童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强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依托家庭、社区、幼儿园,加大科学育儿、预防疾病、及时就医、合理膳食、心理健康等知识和技能宣传普及力度,促进儿童养成健康行为习惯。
在控制儿童近视方面: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指导监督学生做好眼保健操,纠正不良读写姿势。保障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室内采光、照明和课桌椅、黑板等达到规定标准。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并引导儿童科学用眼护眼。教育儿童按需科学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确保儿童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不少于1小时。
在儿童疾病防治方面:以早产、低出生体重、贫血、肥胖、心理行为异常、视力不良、龋齿等儿童健康问题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防治适宜技术,建立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机制。
在儿童营养改善方面:加强3~5岁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工作,实施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构建从婴儿期到学龄期连续完整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支持体系。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加强个性化营养指导,保障儿童营养充足。加强食育教育,引导科学均衡饮食、吃动平衡,预防控制儿童超重和肥胖。加强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的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
学龄前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各环节需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在此背景下,江西省体育局为全省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助力,落实促进幼儿健康发育工作,开展幼儿体质健康与发育监测,依据江西省学龄前儿童现状,制定江西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指南。本书对全省范围内学龄前儿童成长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以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与传播,同时,这也是江西省体育局在推动落实《江西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