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身体指南现状

二、我国幼儿身体指南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办园数量、在园幼儿数及学前三年入园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据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幼儿园数约29.17万所,在园幼儿4818.26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飞跃的生产力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生活与行为方式,机械化、智能化与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新符号。但是,人类的进程并未实时适应这种新改变,身体得以解放的同时,运动减少、久坐增多、体质减弱等现代生活“痼疾”纷至沓来。该现象并非仅出现在成年人群体,在幼儿中同样突显。

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幼儿体质、幼儿健康相关问题,习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强调: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要办好学前教育。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代表的指导性文件对加强幼儿园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做出明确指示,突出强调“体”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推进幼儿体育发展,完善各项体系建设。

我国在幼儿身体活动指南研究方面起步较晚。2018年6月,由北京体育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专家共识版《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该指南在宏观层面提出建议,给3~6岁学龄前儿童运动提供指导,帮助3~6岁幼儿通过规律身体活动改善他们的体质状况。同时还对身体活动指标进行量化,积极探索不同的身体活动方式及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其所推荐的意见涉及每日各种身体活动,其中以运动为重点,科学的运动推荐与指导,帮助学龄前儿童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填补了我国3~6岁幼儿无运动指南的空白,为促进幼儿科学运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在国内《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中没有给出涉及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研究现状,以及详细的运动措施与建议的描述。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的丰富和完善,建立科学严谨的身体活动指南量化标准,尚需继续努力。

专家共识版《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建议:3~6岁幼儿身体活动推荐每天应累积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累积不少于60分钟;同时每天应至少进行120分钟的户外活动,若遇雾霾、高温、高寒等天气可酌情减少,但不应该减少运动总量。除每天总累积身体活动180分钟外,这也与《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时间要求建议相一致。

因此,以我国专家共识版《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推荐量为基础,结合各国身体指南,将身体活动类型和时间细化,推荐江西省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建议如下:

学龄前(3~6岁)儿童每天应累积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累积不少于60分钟;同时每天应至少进行120分钟的户外活动,其中包括至少60分钟以上的结构化身体活动时间,60分钟以上的非结构化的身体活动时间,若遇雾霾、高温、高寒等天气可酌情减少,但不应该减少运动总量(如图1-3)。

图1-3 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