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生长发育和免疫的影响

三、睡眠对生长发育和免疫的影响

众所周知,大脑在睡眠状态下的耗氧量明显减少,这样有利于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大脑细胞能量代谢、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内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骨骼的生长所必需的生长激素是脉冲式分泌的,在睡眠状态时达到较高的分泌,非快速眼动睡眠是促进生长、消除疲劳及恢复体力的主要方式。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脑垂体的各种促激素分泌增多,特别是生长激素的分泌。儿童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受损可减慢生长激素合成代谢速率,使其分泌水平下降,阻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此外,睡眠时下丘脑分泌多种促皮质激素调节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生长激素也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睡眠障碍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儿童体弱多病。

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睡眠问题是常见的。儿童在不同年龄表现出的睡眠障碍与不同年龄和发育阶段有着密切联系。在婴儿期,睡眠障碍表现为难建立稳定的睡眠规律,形成行为失眠症,入睡和持续睡眠困难,可持续到幼儿期甚至儿童后期。这是因为出生后8~12周小儿睡眠发育的重要阶段未得到相应重视。2~3岁幼儿期多发睡眠不安、夜惊、梦呓和梦行症等。研究表明,夜惊可能是由于生物学、环境因素和孩子认知发育相互作用的中间过程。而梦呓和梦行症多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4~9岁易发生睡眠时频繁打鼾、磨牙症和梦魇。其原因多与在这个年龄期间咽部淋巴组织(腺样体、扁桃体等)处于生理性生长高峰时呼吸道变窄易感染、牙齿发育时恒牙替代乳牙的萌动及这个时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而在10岁后至青春期多发睡眠不足、失眠症和发作性睡眠疾病。青春期失眠的发生率为10%~20%,大多原因是由于环境影响使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内生性节律周期紊乱造成。睡眠障碍不仅造成身体器官组织学上的损伤,更严重的还会损伤儿童的知识和行为学习能力,使儿童在情感认知和社交能力发生障碍。这些都表明睡眠障碍有明显的随年龄发育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