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步数推荐量
目前,我国在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推荐量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2018年发布的《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中建议:幼儿身体活动每天应累积达到180分钟以上,包含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累积不少于60分钟。尽管身体活动推荐量已经可以作为指导学龄前儿童日常活动的指标,但相对一定群体的家长或老师而言,这种描述方法可能仍比较抽象。不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幼儿园老师来说,按照身体活动推荐建议去进行中等或高等强度身体活动时还是较为困难的。由于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区分不同形式身体活动的强度,或者无法准确记录在不同强度时活动的时间,因此幼儿的身体活动推荐量在实施中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加速度计和计步器的出现,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加速度计实际上是一种传感器,通过将测量物体运动所产生的加速度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得到加速度计数(counts),代表单位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通过确定不同身体活动强度的分界值(cut-points)和能量计算方程,得到不同强度水平身体活动的时间量和活动的能量消耗值等结果。在国际上加速度计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活动研究领域。加速度计法作为目前最客观、准确且有效测量身体活动的方法,为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监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工具。
有研究指出,可以将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推荐量转化为步数推荐量作为他们进行身体活动的指导方案,一个基于加速度计客观测量、能反映身体活动水平的简单实用指标——步数/天,得到研究者、实践者和普通大众的一致认可。步数推荐量的研发与推广也更有助于将身体活动指南转变为大众容易理解的形式。依托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案,制定每日步行量目标,以期达到身体活动指南中的中、高强度活动推荐量。同时,相较于多样的活动方式,步行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被公认为是最好的身体活动,首先,步行是人类最古老和最基本的身体活动方式;其次,生活中所有事物的进行都离不开步行;最后,生活中步行是最方便进行的身体活动。
步数是身体活动的一项重要特征,步数的增加也是身体活动量增加最直接、最容易的手段。加速度计GT3X-BT对步数测量非常敏感,被日本、加拿大和美国广泛应用于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人群身体活动监测和干预研究中,由加速度计和计步器测量出的日常身体活动数据也更具有可行性。
(一)江西省学龄前儿童每日步数现状
通过分析,江西省学龄儿童平均每天步数10388步,其中工作日10259步,周末10875步,总体来看差距不是太大。从年龄角度来看(如图1-10),除了3岁幼儿平均步数在8000步左右,其他年龄段均在每天1万左右,差距不大。但是在城乡之间,不同群体幼儿的步数存在明显差距,城市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天步数为11611步,乡村平均为8755步,即城市幼儿步数高于乡村(如图1-11)。
图1-10 江西省学龄前儿童工作日与周末步数分布
图1-11 江西省城乡之间学龄前儿童工作日与周末步数分布
(二)江西省学龄前儿童步数推荐量
受试者工作体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是评价诊断性试验优劣以及确认临界值的一种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以及流行病学等领域。近年来,ROC曲线分析已经成为国内外体质与健康促进研究领域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因此,我们利用ROC曲线特性及优点,检验步数阈值与身体活动推荐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我国专家共识版《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为基础,学龄前儿童每天中高强度活动(MVPA)时间应该达到60分钟以上,全天身体活动(PA)时间应该达到180分钟以上,所以,我们分别建立幼儿步数与MVPA 60分钟的ROC和PA 180分钟的ROC。
1.学龄前儿童步数与MVPA 60的ROC
幼儿步数与MVPA 60的ROC,结果如图1-12所示。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为0.907,符合AUC>0.7的要求,说明实验的准确性较高,通过ROC确定切点有较好的价值。图中已标出约登指数最高的点,具有良好特异性的指标如表1-4所示。
图1-12 学龄前儿童步数与MVPA60的ROC曲线
表1-4 学龄前儿童步数与MVPA的ROC分布
2.学龄前儿童步数与PA 180的ROC
幼儿步数与PA 180的ROC,结果显示,ROC曲线AUC为0.940,同样达到AUC>0.7的要求,说明实验的准确性较高,通过ROC确定切点也有较好的价值。我们把满足每天PA 180分钟与步数拟合,结果如表1-5,包含约登指数最高的点和MVPA 60推荐的步数点。
表1-5 学龄前儿童不同步数的ROC分布特征
综合学龄前儿童的ROC特征值可以看出,要同时满足每天MVPA和PA推荐量,约登指数最高的点对应的在7600~12300步之间。根据江西省目前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现状——MVPA达标、PA不足,要达到身体活动强度应该适当增加每天身体活动的总时间,因此,学龄前儿童每天活动步数最少8000步,能达到MVPA 60标准;同时满足MVPA 60和PA 180,特异度在0.9左右,对应的点作为较好的标准,即10000步;同时满足MVPA 60和PA 180,特异度满足最高对应的点作为最佳点,即12000步。幼儿需要每日达到8000步的基本活动,建议10000步,而12000步为最佳。
根据上述观点,基于加速度传感器(Acti Graph GT3X-BT)监测的江西省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特征,学龄前儿童每日步数推荐如图1-13:
图1-13 学龄前儿童每日步数推荐
学龄前儿童的步数推荐把身体活动指南推荐量转化成简单、容易理解的形式。通过结合现代化的智能产品,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不仅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优势,也可以辅助和督促儿童运动方面形成良好运动习惯,健康意识慢慢融入日常生活,培养身体活动意识。比如儿童智能通话手表在生活中能协助保障儿童人身安全,同时也相继加入了丰富的功能,在兼顾视频、语音通话、以及定位功能的同时,也加入与运动相关的数据监测,比如每日步数、里程和卡路里消耗等。
我们知道身体活动是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应鼓励学龄前儿童(3~6岁)进行身体移动,积极参与游戏和结构化活动,如投掷游戏和骑自行车或骑三轮车等。为加强骨骼健康,幼儿应该做一些涉及跳跃和翻滚的活动。合理的目标应该是:180分钟,包括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累积不少于60分钟;每周三次或以上骨骼肌肉的身体活动:每天步数不少于为8000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