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中的能量需求相关指标

二、营养中的能量需求相关指标

营养物质为机体提供能量,能量的多少关乎幼儿身体是否能够正常发育。幼儿的膳食结构中合理的能量需求可以使幼儿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维持良好的体型、机体构成以及理想活动水平的个体或群体,达到幼儿所需的能量平衡。幼儿的能量需要量包括两部分:每日总能量消耗量和组织生长的能量储备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推荐的3~6岁幼儿膳食能量需要量如表4-1所示。

表4-1 3~6岁幼儿膳食能量需要量

膳食摄入越多,机体存储的能量越多,能量越多可能会产生人体超重;能量摄入越少可能会产生营养不良等症状,因此要注重膳食摄入的量,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可以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避免缺乏或过量,以致产生不利于人体的作用。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基础上,常用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4个指标来评估膳食摄入的能量情况。

1.平均需要量

平衡需要量是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对某些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2.推荐摄入量

推荐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5%)个体对某营养素的需要量,摄入量长期达到推荐摄入量,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营养素储备和机体健康。

3.适宜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群体中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当某种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出平均需要量,从而无法推算推荐摄入量时,可通过适宜摄入量来代替推荐摄入量。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指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对一般群体来说,摄入量达到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水平几乎对所有个体均不致损害健康,但并不表示达到此摄入水平对健康是有益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对于幼儿饮食的膳食推荐为:提倡幼儿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食物应合理烹调,少调料、少油炸,使幼儿参与食物的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每天至少参与1小时户外活动,保障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