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活动的概念

一、身体活动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的定义是由于骨骼肌的活动所产生的任何消耗能量的身体移动形式。身体活动可以分为日常活动(如日常步行、骑车出行和家务劳动等)、休闲活动(如游戏活动、跳舞等)和体育运动(如游泳、篮球、足球等各种项目运动,体育锻炼及各种比赛等)。

(一)日常活动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活动无处不在。虽然它不同于专门的体育锻炼,但同样可以为健康带来益处。家长幼儿园老师应该引导鼓励幼儿进行此种类型的活动,因为它不仅能让幼儿动起来,还能帮助其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些日常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技能(如自己洗手、洗脸、洗澡、系鞋带、穿衣服以及拿筷子、剪纸等),家务劳动(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以及洗小件衣物等)及日常出行方式(如步行或骑车上学、回家、外出游玩、多走楼梯等)。由于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在一天中所占的时间相对更长,故而建议家长和教师可以先从增加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开始入手,以此来鼓励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玩耍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同时也是幼儿获得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主要形式。学龄前期的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较难集中;善于形象思维,喜好模仿,想象力丰富;更愿意自己玩,不喜欢被控制。而游戏的特点是幼儿可以自愿参与,重过程不重结果;可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玩耍中感到愉悦。因此,游戏是最为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

游戏开展的具体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单人游戏和互动游戏,玩水、玩泥和玩沙游戏,追逐、攀爬与跳跃游戏等。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活动的同时,要全面地发展其基本动作技能和本阶段快速发展的多种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三)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通常是指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为目标的各种活动,其往往涉及具体的运动项目和特定的运动技能。幼儿可以参与多种体育运动项目,如做韵律体操,打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踢足球、跳舞、滑轮滑、滑冰、滑雪和游泳等。但是由于幼儿独特的身心发育特点,不建议从幼儿阶段起就发展他们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标的运动技能。因为过早过多地进行单一的以提高专项能力为核心的运动训练,可能会对幼儿生理造成不好的影响,此外过多地强调运动中的技巧、规则或约束,也会让幼儿提不起兴趣来。对幼儿来说,进行体育运动主要是让他们对这些运动项目有所了解与认知,发展他们未来能够更好地从事这些项目的基本动作技能和全面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喜欢这些运动项目,培养运动兴趣。

此外根据形式的不同,幼儿身体活动还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结构化的身体活动,是指父母、老师或者儿童看护者为发展某些身体活动能力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儿童进行的身体活动。这种活动常见于幼儿园及儿童运动机构,是根据教学目标而组织幼儿进行的各种运动;另一种是非结构化的身体活动,是指儿童自己发起的致力于探索自身或者周边环境而发生的身体活动。只要是适合幼儿进行运动的场所如幼儿园、运动机构或家庭,都可以进行非结构化身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