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龄前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

一、当前学龄前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

目前我国幼儿生长发育出现生长发育缓慢、体重轻或超重、贫血等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19%,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城乡各年龄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增长,而且呈现出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全人群均受影响的发展趋势。

从对全国31个省(区、市)近6亿人口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居民依然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超重和肥胖等一些突出的营养问题。膳食结构中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乡村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食用油、食用盐摄入量远高于推荐值,而水果、豆及豆制品、奶类消费量不足。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在7%左右,低体重率5%左右,我国乡村儿童的生长迟缓方面依然高于城市发生率,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

(一)营养不足

幼儿对于摄入的食物由于摄入量不足、吸收不良以及营养过度损耗等因素造成幼儿产生微量营养素缺乏和营养不良等问题,进而引发幼儿出现体重轻、消瘦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二)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情况主要是由于幼儿饮食不当造成的,常被称为肥胖或超重,包括轻度肥胖、中度肥胖以及重度肥胖。有研究显示当前五岁以下儿童整体肥胖率以及超重率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儿童年龄不断增长,肥胖问题也会愈加严重。

(三)微量元素缺乏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相对较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重要的微量元素缺乏时,人体就会在健康方面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当人体缺乏铁元素时,就会引发缺铁性贫血问题,会出现头晕现象;缺乏碘元素时,不仅会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可能导致儿童智力发育不良以及呆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