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渔歌(十首选九)①
棹船淮河上②,晒网赤岸南③。船中捕来鱼,卖钱买鱼篮。
小艇如凫鷖④,湘东柴杉木⑤。载家复捕鱼⑥,夜夜系江竹⑦。
市中买蚕丝,新结横江网⑧。江中鱼已尽,又结网十丈⑨。
白云渡深竹,野水过斜桥⑩。鸣郎下淮浦⑪,笭箵带朝朝⑫。
船过蒹葭浦⑬,人家唤买鱼。回船泊柳岸,却问种树书⑭。
长年为鱼郎,税鱼与盐官⑮。谁云无乡县⑯?兵籍在邯郸⑰。
桃花水初涨⑱,矶头好下罾⑲。取得金鲤鱼,去换缚船藤⑳。
卖鱼向城市㉑,陌上遇王孙㉒。争买双银鲫,持去赠红裙㉓。
乌鬼项细细㉔,吞鱼不下咽。海鸥嘴亦短,御鱼入野烟㉕。
①从宋末到元初,两淮一带是战争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几乎是“十室九空”。到了元朝中期,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桑麻蔽野”的景象。这组渔歌和前一组《淮南田歌》可看作姐妹篇,它以寻常事物为题材,用口语化的语言,反映了淮南渔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地方风土人情。同时也涉及到了兵役、税课和游荡之王孙等社会现实。
②棹(zhào兆):划水行船。
③赤岸:江苏六合县东南四十里有赤岸山。这里当指淮河岸边的一地名。
④凫鹥(fúyī扶医):野鸭和鸥鸟。
⑤这句说,小艇是用湘东的柴杉木制造成的。
⑥载家:以船为家的意思。
⑦系江竹:系船于江边的竹子上。
⑧横江网:极言网大,可以横跨江面。
⑨这两句明写鱼少网大,暗写渔民的勤劳及捕鱼的艰难。
⑩以上两句说,朵朵白云从幽深茂密的竹林上空飘过,田间的流水从横斜的小桥下穿过。
⑪呜郎:当为“鸣桹”或“鸣榔”,渔民捕鱼时用长木敲击船舷,使鱼受惊入网。浦:水滨,水边。这句说,渔民敲着船舷,在淮水边捕鱼。
⑫笭箵(língxīng铃星):用来盛鱼的竹器。带朝朝:即朝朝带,天天带着。
⑬蒹葭(jianjiā兼家):芦苇。
⑭种树书:《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书。”指农书。辛弃疾《鹧鸪天》词:“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指向邻居学习栽种,这句即取此意。
⑮税:动词,交纳。
⑯乡县:指地方政府。
⑰兵籍:服兵役。这句说,征籍渔民到邯郸一带服役。
⑱桃花水: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冰雪融化,水位上涨,称为桃花水。
⑲矶(jī机)头:水边的石岸或石滩边头。罾(zěng增):鱼网。
⑳缚船藤:系船缆绳。
㉑向:往、去。
㉒陌上:路上。王孙:豪门贵族子弟。
㉓红裙:这里指歌妓。
㉔乌鬼:鸬鹚的别名。项:颈项。
㉕野烟:田野上空和远处弥漫着的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