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潮①

钱塘潮

石桥西畔竹棚斜,闲日浮舟阅岁华。金凿悬崖开佛国,玉分飞瀑过人家。风杉鹳下春鸣垤,雨树猿啼暝踏花。欲赁茭田来此住,东南更望赤城霞

①钱塘:即钱塘江,浙江下游的别称。在江的两岸有龛、赭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旧时江水由此分三道入海,八月涨潮,因两山键束,漂急湍悍,势如万马奔腾,自古蔚为天下奇观。这首诗描写诗人乘舟观览钱塘春潮时所见景色,别有一番情趣。由于美景入胜,诗人不禁产生了来此田居的念头。

②阅岁华:观赏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岁华,即岁时。

③三四句是说,在南北对峙的龛、赭两山壁崖之上,开凿了许多洞窟,那里仿佛成了佛的世界;遥望飞瀑溅起的水花,犹如纷飞的珠玉从人家的上空掠过。

④鹳(guàn灌):一种水鸟,形似鹤。垤(dié谍):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口的小土堆。古人认为,天将下雨,蚂蚁出洞,鹳喜吃蚁,见而长鸣。《诗经·幽风·东风》:“鹳鸣于垤。”

⑤暝(míng名):天气昏暗。

⑥赁(lìn令):租借。茭田:种蔬菜的田。

⑦赤城:赤城山,在浙江天台县北六里,登天台山的必经之地。据孔灵符《会稽记》载,赤城的土皆赤色,状如云霞,远望如城墙。孙绰《天台赋》:“赤城霞起而见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