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怨(三首)①

西施怨(三首)

吴王水殿看芙蓉,十二帘栊罨画重。新得西施颜似玉,不教宫漏滴铜龙

妾家本住苎罗山,一入吴宫便不还。自是夫差心未醒,枉将亡国怨朱颜

为妾轻身作馆娃,妾心刺血报夫差。范生事主还无策,教妾倾身亦可嗟

①据范晔《吴越春秋》所载,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国美女,父亲是苎萝山卖柴者。越王勾践被吴国击败以后,退守会稽。越王知道吴王夫差好色,便通过范蠡把西施献给吴王,欲以美色乱其政。吴王真的受惑忘政,结果被越国所灭。作者以这一史实为题材写成这几首诗,对西施“倾身”表示同情,认为吴王身死国亡是自己“心未醒”,不应归罪“朱颜”。

②水殿:建造在水上的宫殿。芙蓉:荷花,这里暗指西施。

③十二:泛指多数。帘栊:指宫舍。罨(yǎn掩)画:杂色彩画。这句极言宫舍重迭豪华。

④新得:一作“新重”。颜如玉:形容容貌很美。

⑤不教:不愿的意思。宫漏:宫廷里的计时漏壶。漏的原理是:在壶内装上水,底部穿一小孔,壶内设一浮箭,箭上刻有度数,壶内水逐渐漏出,从箭上显示出来的刻度可知时间长短。铜龙:是铜制龙头形的承漏器。这句说吴王骄奢淫逸,沉迷酒色,唯恐时间过得太快,因而不愿宫漏中的水往下滴。

⑥苎罗山:应为“苎萝山”,西施的出生地,在今浙江诸暨县南。

⑦朱颜:指女子的美丽容色,这里代指西施。

⑧轻身:轻贱自身。吴人称美女为娃。馆娃:宫中美女。吴王夫差为西施在砚石山上建宫,“以馆西施”,称“馆娃宫”,遗址即今江苏吴县西南灵岩山上的灵岩寺。

⑨刺血:刺体出血,表示盟誓或意志坚决。报:酬报。

⑩范生:指越王勾践的谋臣范蠡。事主:侍奉辅佐君主。这句批评范蠡无能,拿不出一条长策。

⑪倾身:这里指以身事人。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