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冯梦龙研究》编委会

冯梦龙文学与大运河研讨会论文专辑

试说冯梦龙作品中的大运河和漕运

一、冯梦龙对于运河治理的认识

二、冯梦龙作品中反映的河漕世相

(一)作品所及城镇闹市

(二)作品所及河漕名目

三、冯梦龙作品中反映的河漕经济

(一)河漕给沿河节点带来的经济繁荣

(二)一般商人经商的基本方法

(三)苏南的大宗商品除了稻米丝绸还有棉布

解读冯梦龙大运河文学,传承冯梦龙大运河文化

一、大运河与冯梦龙大运河文学的梳理和解读

二、冯梦龙大运河文化的启迪和传承

(一)运河贸易与城镇盛衰的关系及其启示

(二)苏式、苏作、苏样的独领风骚及江南文化的重启

(三)统一市场、钞关减税、亲商环境及其现代启示

(四)长年经商在外对传统思想和家庭观念的冲击及其思考

(五)诚信有好报、勤劳能致富的劝诫及其警示

参考文献

“三言”的运河元素与江南风情

从白蛇传故事探究明清江南大运河两岸城镇的社会生活

一、江南的城市格局

二、运河经济的繁荣

(一)蚕桑业与夜航线

(二)药材生意与物流

(三)庙会与庙市

三、士商间的关系互动

四、结语

“三言二拍”运河文化探析

一、“三言二拍”中的运河交通文化

二、“三言二拍”中的运河商业文化

(一)运河区域商业的繁荣

(二)运河商业城镇的崛起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三、“三言二拍”中展现的新价值取向和观念意识

(一)重商风气的盛行

(二)重视人性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千年运河大,“三言”传奇多——冯梦龙运河小说的人文地理解读

处处笙歌入醉乡——从“三言”看明代中后期大运河音乐文化

引言

一、“三言”对音乐生活的笼统描述

二、“三言”中涉及的专门乐人乐事

(一)对青年女子的培养

(二)婚庆场合使用的民俗音乐

(三)妓院或从妓者专门的音乐表演

冯梦龙作品与运河文化、市民文化特质的表达

一、追求以人为本,反映自由、平等、公正的市民意愿

(一)认同、向往法律的公正性

(二)“以人为本”,追求自由、平等

二、以商入世,标举“智”文化、“智”生活

(一)肯定以商入世的价值观

(二)追求实用,倡导智性生活

三、通俗化、大众化,推崇率真朴实的文艺观

(一)文词通俗易懂接地气

(二)追求文真朴实的文学价值观

四、生活方式多元化,休闲娱乐成为新时尚

五、重人品,轻门第,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观

参考文献

冯学研究

冯梦龙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一、冯梦龙对日本前近代文学的影响

二、冯梦龙对日本近代中后期文学的影响

三、余论

文本今读

冯梦龙治寿“三无”理念及其实践

一、险其走集使无寇

二、宽其赋役使无饥

三、省其谳牍使无讼

参考文献

论冯梦龙“适俗”文学理念

一、达至情之“真”

二、宜市民之“趣”

三、描庸常之“奇”

四、小结

论冯梦龙采编山歌与尚“真”文学审美观

一、“真”的情感内涵

(一)真挚的爱情

(二)真实的情欲

(三)写真的人性

二、“真”的审美表达

(一)辞真

(二)人真

(三)词语真

(四)风俗真

传承创新

借鉴冯梦龙村经验高质量推进苏州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要善于顶层设计、错位发展

(一)因地制宜,挖掘特色

(二)稳步推进,开拓推进

二、乡村振兴要善于多业融合、资源整合

(一)资源整合,互相促进

(二)农旅融合,民生共享

三、乡村振兴要善于提炼优势、打造品牌

(一)突出比较优势,挖掘塑造自有品牌——冯梦龙特色文化品牌

(二)全面梳理和研究冯梦龙文化资源,完善、提升冯梦龙特色品牌

四、乡村振兴要善于文化兴村、文明强村

挖掘梦龙作品内涵 做靓江南运河文化

一、提炼冯梦龙运河文化的江南气质

(一)以“运河文化之江南要义”为题进行再研讨

(二)以“运河文化之江南表达”为题进行再创作

(三)以“运河文化之江南之魂”为题进行再构造

二、酝酿冯梦龙运河文化的苏式味道

(一)让梦龙之水流起来

(二)让明式乡愁聚起来

(三)让乡村建设动起来

三、插上冯梦龙运河文化的文旅之翼

(一)廉政文化游

(二)亲子文本游

(三)时尚沉浸游

参考文献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