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作品与运河文化、市民文化特质的表达

冯梦龙作品与运河文化、市民文化特质的表达

卢彩娱

摘 要:生活于晚明运河沿岸的苏州人冯梦龙以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视野,深切地关注着明朝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兴市民文化和运河文化,并在他的作品中加以凸显与表达。“三言”中有很多作品描述了明代中后期大运河沿岸的经济活动、手工业发展,再现了明代中后期运河城市的社会生活及文化,描述了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起和经济的繁荣。这些作品较为清晰地表达出了以包容、开放、自由、平等、正义、平民化、“智”生活、休闲娱乐普及等为突出特质的市民文化和运河文化。

关键词:冯梦龙作品 运河文化 市民文化 特质 表达

大运河的通航,极大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运河沿岸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随着商品经济渗透到城乡,城镇大量兴起。由商帮、作坊主、工匠、都市富人及城市贫民所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了一支新的社会力量。生活在运河沿岸的苏州人冯梦龙,其文学作品中融合了运河文化元素,展示了运河沿岸民众特别是新兴市民的生产生活面貌,表达出了以包容、开放、自由、平等、正义、平民化、大众化、“智”生活、休闲娱乐普及等为特质的市民文化和运河文化。

在冯梦龙的一些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运河作为南北交通通道的重要性及运河沿岸人民生活的各种情景,还能体验到由运河汇聚而来的各种文化的碰撞,这些文化与商品经济大发展下的市民文化交流、相融,建构起了中国古代史上特殊的文化现象:运河文化与市民文化共融所孕育的充满人性光辉的新文化、新思想。“三言”、《智囊》中写到商人生活或以商人为主人公的作品就占十分之一,多数涉及大运河沿岸的城市。应该说,冯梦龙作品所表达出的运河文化、市民文化与封建传统体系是冲突的、矛盾的,而冯梦龙作为这种冲突的矛盾体,站立在运河经济体的中轴点,深切地思考市民的生活和思想,表达出了运河文化、市民文化的某些特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