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运河文化之江南要义”为题进行再研讨

(一)以“运河文化之江南要义”为题进行再研讨

随着运河的开凿,明朝末年资本主义急速萌芽,南北文化深度交融,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冯梦龙的小说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义利抉择、行为方式、价值判断、美丑善恶、因果报应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作品都具有重读的意义。《卖油郎独占花魁》则强调个人奋斗和手艺的重要性,所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可以看出,江南既崇文重教,亦重工重农,这对于苏州工匠精神的研究意义非凡。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成为必然之势,文化协同亦势在必行。可成立“冯梦龙运河文化之江南要义”课题组,邀请冯梦龙作品中涉及的相关重镇结成联盟,不定期举办论坛,促进文化的交融、互通,并进行各地文化核心产品的展示、展销,激发思想涟漪,打造集聚效应。继续做大做强每年的文化旅游节,选择更为精准的主题进行研讨,为苏州“最江南”贡献学理支撑。成立冯梦龙数字博物馆,将冯梦龙作品和文化研究全网展示,“一网打尽”。用活梦龙书院等载体,继续征集冯梦龙作品珍稀版本、研究资料及著名书画家书画作品;结合乡村振兴,打造冯梦龙乡村学堂,争取有关社科院及知名大学研究基地授牌,不定期围绕新农村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等主题进行学术沙龙讲座,力争出经验,出典型,提升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