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词语真
2025年09月26日
(三)词语真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一套语言符号系统对应一套认知模式。语言真实是山歌情感真实的前提。山歌所用的语言是苏州地区的乡音方言,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口语化特征。由于有些吴语当中的特定词汇只有音而没有字,冯梦龙在记录这些山歌时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用了许多借音字。他在《山歌》开篇就明白说“吴人歌吴”“正不必如钦降文规,须行天下也”[19]。山歌的遣词造句显然合乎天然的语言习惯,带有鲜明的地方性和独特的音乐美。民歌本就是一种兼具表演形式的口头文学,且吴语的用词、发音都与官话存在一定区别,需要如实记录才不致失去民歌本身的美感。《艺苑卮言》云:“唯吴中人棹歌,虽俚字乡语,不能离俗,而得古风人遗意。”[20]冯梦龙重视声律,认为散曲“不协调,则歌必捩嗓”[21]。方言是吴歌的特点,音韵上四声八调,语音丰富,语法上多用“子”“个”等助词舒缓停顿,符合山歌、棹歌等形式的节奏韵律。方言中还有特殊的语言形式,《挂枝儿》《山歌》中运用到大量谐音、双关、歇后语等俏皮话,这些隐语和谐谑产自劳动者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乡民的机智风趣,而默契的交流方式也体现了集体的民间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