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俗真

(四)风俗真

冯梦龙在《山歌叙》中直言:山歌是“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这句话既反映了歌者的社会身份和文化地位,同时也表明了民歌最初作为“寄兴”的娱乐作用,“矢口”则点明了创作场域的随意性和创作门槛的低要求。

山歌常发生于生产劳动中,《思辨录辑要》中有言,“种田唱歌最妙,盖田众群聚,人多口杂,非闲话即互谑……惟歌声一发,则群嚣寂然,应节赴工,力齐事速”[22],有号子式的聊慰与鼓舞作用。比如《两郎》:

同结个私情莫要争,过子黄昏还有五个更。忙月里踏戽我听你盘工看,两面糖锣各自荡。

这首山歌写的是女子与两个情人三角恋的矛盾,用的比喻是生活中摇船和踏水车的工作。陆世仪称“但歌辞淫秽,殊坏风俗,拟效吴歈体,撰歌辞数十首,一本人情,发挥风雅”[23]。其实不然,由于山歌发生的场域及其传播途径,还有其受众对此的心理预期都会决定民歌具有娱乐性质,所以它不会是严肃伪善的教化产物。山歌真实抒发人性情的特点,很大程度源自其无功利的创作形式,冯梦龙以为“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24]。民间歌谣不存在涉及利益的道德标准,也就没有弄虚作假的必要。

除此以外,山歌歌唱的形式往往与城乡间民俗节庆活动结合,表现为青年男女纵情欢唱的特征。冯梦龙曾居住在苏州葑门一带,他收集民歌也多受到当地风俗的影响。旧时,每当六月二十四荷花生日,葑门荷花荡有赏荷习俗。《随园诗话》有记:“葑门城门门绕湖,湖光一片白模糊。荷花生日年年去,若问荷花半朵无。”[25]可见此盛会规模之大。《陶庵梦忆》记录:“舟楫之胜以挤,鼓吹之胜以集,男女之胜以溷,歊暑焯烁,靡沸终日而已……袁石公曰:‘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闻歌则雷辊涛趋。’”[26]反映出民歌具有纵情欢唱的社交娱乐作用,同时也真实呈现了唱山歌的风俗情景。

综上所述,冯梦龙编选民歌注重其“真”的审美价值,反映出鲜明的尚“真”文学审美观。《挂枝儿》《山歌》的“真”在于情真,而情真又借助辞真、人真、词语真、风俗真得以表达。民歌真实地抒发了民间最真挚的情感,其背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些作品的内容、形象、语言和形式,也可以发掘出文字保留的民俗,作为历史研究的素材以便从民间的角度考察民众的社会心理。冯梦龙山歌采编中反映出的尚“真”的文学观,对于当代文学仍具有启示价值。

(作者为苏州大学文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注释】

[1]〔明〕陈宏绪《寒夜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2]〔明〕冯梦龙编纂,刘瑞明注解《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17页。

[3]〔南朝梁〕刘勰著,王志彬译《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58页。

[4]〔明〕冯梦龙编纂,刘瑞明注解《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17页。

[5]同上。

[6]同上书,第279页。

[7]〔明〕李贽《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页。

[8]同上书,第275页。

[9]〔明〕冯梦龙评选,俞为民校点《太霞新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5页。

[10]钟叔河编《周作人散文全集2》,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4页。

[11]〔明〕冯梦龙编纂,刘瑞明注解《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6页。

[12]同上书,第37页。

[13]〔明〕冯梦龙编纂,刘瑞明注解《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8页。

[14]同上书,第98页。

[15]同上书,第28页。

[16]钟叔河编《周作人散文全集3》,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17]〔明〕冯梦龙编纂,刘瑞明注解《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0页。

[18]〔明〕冯梦龙编纂,刘瑞明注解《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66页。

[19]同上书,第320页。

[20]〔明〕王世贞著,陆洁栋、周明初批注《艺苑卮言》,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

[21]〔明〕冯梦龙评选,俞为民点校《太霞新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页。

[22]〔明〕陆世仪著,王云五编《陆桴亭思辨录辑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16页。

[23]〔明〕陆世仪著,王云五编《陆桴亭思辨录辑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16页。

[24]〔明〕冯梦龙编纂,刘瑞明注解《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17页。

[25]〔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47页。

[26]〔明〕张岱著,林邦钧注评《陶庵梦忆注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