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人性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重视人性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南宋以后,理学兴起,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趋向更加保守的状态,它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妇女则要严格遵守“三从四德”“贞操节守”等封建礼教。这些传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在运河地区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产生了裂痕,人们逐渐冲破束缚,发现自我,重视“人欲”,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三言二拍”中对此也有所表现。

首先是对金钱和财富的崇拜及追求。运河区域由于商品经济繁荣,社会产品更加丰富,金钱渐渐成为社会权力的重要杠杆,再加上富裕阶层五光十色生活的诱惑,许多人对金钱越来越重视,凡事以金钱为中心,拜金主义的思想流行。在“三言二拍”中可以看到,追求金钱和财富几乎成为上至士大夫下到普通百姓的全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通言》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的尚书王琼采取“零存整取”的方式赚取利息,“有几两俸银,都借在他人名下”,罢官后让三子王景隆去讨取,竟有三万两。可见官宦之家也在疯狂追逐金钱。商人追求钱财无可厚非,但除了通过正当途径获利的外,也有昧着良心不择手段的。《初刻》第十五卷《卫朝奉狠心盘贵产》中的卫朝奉,在南京三山街开解铺,当地陈秀才向他借了三百两银子,他却谋夺了陈秀才价值千两的庄园。《初刻》第二十二卷中的富商郭七郎花了五千两银子买来一个横州刺史,他当官的目的不为其他,只是以官权为自己谋金钱之利,“做得一年两年,重撑门户,改换规模”。《二刻》第十六卷《迟取券毛烈赖原钱》中的明州(宁波)“富民林氏”与夏主簿合开一酒坊,但林氏欺“夏主簿是个忠厚人”,就勾结官府侵吞了合作者数年积累的利息,致使夏主簿含冤而死。

普通平民对金钱也是趋之若鹜,想方设法地获取。如《初刻》第十一卷《恶船家计赚假尸银》中浙江永嘉一个摆渡的船家周四在河里打捞了一具无名死尸,假称是被王秀才打死的,讹诈了王秀才六十两银子。《恒言》第三十五卷《徐老仆义愤成家》中的颜氏因为丈夫身亡,家道败落,被两个伯伯冷落和看不起,后来她的老仆阿寄生意做成,发家致富,两个伯伯就“整日眼红颈赤”。还有那些在运河上杀人劫财的,如前文提到的张稍、陈小四、徐能之辈,更是为了金钱做下伤天害理的恶行。从中也可看出平民阶层对金钱的态度。

其次是运河区域女性传统道德观的动摇和改变。南宋的程朱理学兴盛后,强加在妇女身上的道德枷锁越来越沉重,她们的合理权利受到限制,人身自由受到禁锢。运河商品经济的繁荣,重利思想、享乐主义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女性道德观,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应有的权利和自身的幸福。“三言二拍”对此有很好的体现。《初刻》第十六卷《张溜儿熟布迷魂局》中,已婚之妇陆蕙娘抛弃了品性不端的丈夫张溜儿,跟书生沈灿若恋爱、结婚,最终还做了知县夫人。陆蕙娘的做法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女性婚恋观是完全相悖的,但作者却给予她一个非常幸福的结局,这不仅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而且体现了作者对新价值观念的肯定。《通言》第三十二卷中的杜十娘,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她没有因为出身低贱而随波逐流,而是勇敢、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虽然由于李甲的背叛,她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但她的行为却是对传统礼教和婚恋观的强烈反抗。《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卖油小商贩秦重对名妓王美娘由欲到情,最终两人终成眷属。两人的感情是建立在平等的互相尊重基础上的,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爱情婚姻模式。

最后,运河区域出现了有悖于传统贞节观的新观念。“三言二拍”中的很多女性敢于蔑视重视“贞操守节”的旧道德传统,而以男欢女爱、幸福美满的生活作为新价值观念的标准。《通言》第三十五卷《况太守断死孩儿》中直隶扬州府的邵氏在丈夫死后立志守节,但苦熬十年后,还是禁不住情欲的诱惑,与仆人得贵有了私情。《初刻》第二卷《姚滴珠避羞惹羞》中的姚滴珠,因新婚独居,生活不如意,在别人的唆使下成了吴大郎的小妾,得到了情欲的满足。特别是《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王三巧,因丈夫蒋兴哥外出经商,独守空房,不堪寂寞,便趁机偷情。蒋兴哥知道奸情后首先自责是自己长期在外才让妻子有外遇的,然后和平地休了她。在经历一番波折后,夫妻破镜重圆。像这样敢于挣脱禁欲的枷锁,追求情欲享受的妇女形象在“三言二拍”中为数不少。这些都说明传统贞操观念在经济发达的运河区域正逐渐失去支配作用,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比较宽容的、人性的贞节观出现了。当然,贞节观的变化还包括另一属于糟粕的方面,即淫乱纵欲的问题,这是风气堕落的表现,也是贞节观淡漠的后果,这一点是要注意区别的。

总之,“三言二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角度,描绘了运河区域的交通、商业文化,以及这一“经济特区”出现的新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意识,从而艺术、生动地展现了精彩纷呈的运河文化。

(作者为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助理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

【注释】

[1]李泉《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第57页。

[2]“三言二拍”为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本文引用的“三言二拍”版本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为叙述简洁,本文将《喻世明言》简称为《明言》,《警世通言》简称为《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为《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简称为《初刻》,《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为《二刻》。

[3]〔明〕王宗沐《乞广饷道以备不虞疏》,见陈子龙等辑《皇明经世文编》卷三四三《王敬所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