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不新鲜不卫生,等于没营养
如今,危害健康的饮食要素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请大家不要再把“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挂在嘴边上了。为了身体健康和营养,请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安全与卫生。
现在和过去不一样,过去很多食物就算不干净,也只是沾了一些灰尘,即使吃进人体也不至于造成太严重的后果。然而现在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如果还一如既往地奉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准则,就是对自己身体极大的不负责任。俗话说,病从口入,许多慢性疾病就是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引起的。
一个人一生要从自然界摄取大约60吨食物、水和饮料,如果选择的食物不新鲜不卫生,势必会影响健康,从而引发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新鲜食物是指存放时间短的食物,例如收获不久的粮食、采摘不久的蔬菜和水果、新近宰杀的畜肉及禽肉或刚烹调的饭菜等。如果摄入的食物不够新鲜或是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变质,可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同时,放置时间过长的食物中还可能含有或混入各种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和有毒化学物等。因此,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是防止食源性疾病、实现食品安全的主要手段。
同时,如果食物储存时间过长,会引起食物变质。导致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化学反应以及食物自身的代谢作用。值得提醒的是,某些水果和蔬菜放置一定时间后会发生糖化作用,使酸涩味变小而甜度增加,这种有意识储存引起的良性改变不属于食物变质的范围。
我们都知道,食物变质可以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对人体相对无害的变质,例如外观、结构和香味的变化或某些营养素的消耗等;另一种是对人体有害的变质,如某些微生物、霉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或某些食物中的油脂氧化而酸败,或某些食物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成分等,这一类变质常常产生对健康有毒害的物质。因此,提倡选用新鲜卫生的食物,主要为了防止后一类变质引起的健康危害。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即使食物没有发生有害于健康的变化,也应选用新鲜的、色香味俱佳的食物。那么,如何保证选购的食物新鲜又卫生呢?
认准市场和品牌
一般来说,大型商场和连锁超市为了长久发展而比较重视自身的声誉,往往会将食品质量和卫生要求放到重要的位置,相对于传统的菜市场、小摊贩而言,他们在食品卫生方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随着食品生产企业的竞争和发展,在各种食品的生产领域形成了一些有名的品牌。这些企业比较注重而且有条件控制产品的质量,同时,名牌企业还更多地接受着政府和消费者的监督。因此购买品牌食品,卫生质量相对有保证一些。
注意食物包装和标识
按照国家要求,有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标出品名、配料、产地、厂名、生产日期、规格、保质期、食用方法等内容。消费者购买时需要留心查看上述内容,特别应注意有无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要选购所谓的“三无”产品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值得提醒的是,散装食品容易受到污染,采购时需要更多地注意卫生问题。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警惕非法添加物
按照国家标准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防止微生物污染、延缓食品变质以及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不应该排斥所有食品添加剂。需要警惕的是有些企业违反国家规定,过量或滥用食品添加剂,误导消费者;还有一些不法商贩,在食品中加入有毒有害的非法添加剂,从而危害大家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选购食物时应注意色香味的鉴别。例如,看起来特别白净鲜亮的鱼虾、毛肚、鱿鱼等产品或许用甲醛浸泡过;烧、烤、酱等肉类制品若有诱人的鲜红色,要提防使用了过量的亚硝酸盐;过于鲜艳的辣椒红色或蛋黄红色可能加入了苏丹红;颜色很白或口感过分筋道的面食,则可能添加了过量的增白剂或增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