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水果应因人而异

夏季吃水果应因人而异

夏季是盛产水果的季节,荔枝、桂圆、西瓜、香蕉、梨,还有进口的葡萄柚、苹果等琳琅满目。虽说水果要多吃,但是依照中医的看法,人的体质分为寒、热、虚、实,水果也有四性五味之分,一不留神,错吃水果也会让人不舒服。所以说,夏季吃水果也要因人而异。

简单地说,体质寒的人,产热能量降低,会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代谢率下降,也由于体内产热量减少,所以手足较冰冷,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即使炎炎夏日,进入冷气房也会觉得不适,需要喝杯热茶或加件外套才会舒服。相反,体质热的人,产热能量增加,导致交感神经较兴奋,身体较有热感,脸色红赤,容易口渴舌燥,喜欢喝冷饮,进入冷气房就倍感舒适。体质虚是生命活动力衰退所造成,人的精神比较萎靡、心悸气短;体质实则容易发热、腹胀、烦躁、呼吸气粗、便秘。

水果属性和人的体质的确有关。说到食物属性,中医有所谓“四性”,这是指食物进入体内,会产生“寒、热、温、冷”的作用,如果不温不热,不寒不凉,则归属于“平”性。因此,每种水果如果进入了人体,也就有它的“个性”。中医更强调均衡、阴阳调和,体质偏热的人要多吃寒凉性的食物,体质偏寒的人,自然要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吃水果的原则也一样。同时,地形、气候也会影响生理与饮食,比如亚热带地区,仲夏暑热难当,人们常发生头痛、身热、口渴、心烦等现象,为了达到均衡,最好选择吃些寒性、凉性的食物。

中医所说的热性水果,指的是热量高、糖分高的水果。这些水果吃下去后,肝脏的葡萄糖磷酸化的反应加速、肝糖原合成增加、粮酵解增加、胰岛素与升糖激素比例上升、脂肪酸合成提高、三酰甘油合成也提高,肝脏充满了待送出的油脂和糖,就容易上火,身体能量增加,就比较“热”。

相反,热量低、富含纤维,但脂肪、糖分都很少的水果,就属于寒性水果,这样的水果吃下去纤维和水分会占据胃肠空间,让人吃不下其他食物,人吃多了就会愈来愈没能量、没体力,也愈来愈怕冷、虚弱。身体营养素足够的人,不管吃哪类水果,只要不过量,应该都不会有大碍。一旦身体状况不理想,例如体内热量较不足的虚寒体质,吃凉性水果就会不舒服。

夏日吃水果,除了看体质之外,还要视每个人的健康状况而定。比如,肠胃不好的人,最好是选择“温和”一点的水果,不要太甜,也不要太酸;容易消化的瓜类、水梨、苹果等也不错。不过,中医辨证上,虚寒体质以及有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或者胃寒(胃炎、胃溃疡)者,最好少吃西瓜、香瓜等寒凉食物。

芒果好吃,有人却一吃就过敏。医生指出,芒果皮有组织胺成分,容易引起过敏,理论上芒果属于发物,有感染性疾病、皮肤病、发炎症状的人,吃发物就会诱发疾病或者病情加重。不过,归类起来,芒果果肉属于凉性,有生津止渴、益胃止呕、利尿止咳等作用,能解除晕车、晕船的人不适感。

此外,夏季吃水果不仅要注意“质”,也要在乎“量”。任何一种水果吃太多,无论体质再好,身体都会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