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饮食:少吃酸多护肝

春季饮食:少吃酸多护肝

春季气候多变,是各种流行疾病的高发期,所以人们应在春季注意饮食保健,以防疾病。总的来说,春季饮食养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补充热量增强身体抵抗力

初春时候,气候仍然比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以维持基础的体温。因此,这时期的营养应该以高热量食物为主,要遵循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原则。

在春季日常饮食中,除了谷类制品以外,还应食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因为这些食物可以及时地补充能量。此外,早春时节还需要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品,比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这类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氨酸,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饮食要选抗病毒性食物

春季气候由寒转暖,细菌和病毒等也开始繁殖,而且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导致疾病。因此,在饮食上要遵循抗病毒原则。饮食中应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比如小白菜、油菜、辣椒、柑橘、红枣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功效。

增甘健脾少酸护肝

中医将食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五味入五脏,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春天生机勃发,正是肝气条达之时,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效,要适可而止,过则可能影响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甚至会致肝郁或肝火更旺,容易伤及脾胃。

另外,经过冬天、特别是春节前后的厚味滋养,不少人脾胃“超负荷运转”,春季除了气温回升之外,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增加,湿邪困脾。因此,饮食应尽量清淡,建议多吃些味甘平的食物以醒脾,如蔬果类的南瓜、扁豆、马蹄、菠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花菜、油菜等,或者鱼、肉类的鲫鱼、鲈鱼、鸡肉、牛肉等。

而从五行跟五脏的关系来看,脾属土,肝属木,脾健则土固,土固可以御木侮,因此,以甘养脾间接也能起到护肝、益肝之效。

春季“以肝补肝”不太妥

许多注重饮食养生的人都知道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而民间以及中医素有“以形补形”之说,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因肝虚而致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选猪肝、牛肝(富含维生素A)以脏补脏来治疗,隋代巢元方、唐代孙思邈等皆有记载。有些人便按照“以肝补肝”的方法,不时买些动物肝脏来进行食补,这种做法不太妥当,应该辨证论治。如果机体不虚,阴阳平衡,就不要偏食或过食动物内脏,对于代谢旺盛的人来说,偶尔吃些无妨,但动物内脏蛋白质、胆固醇和矿物质(如铜)等含量也相对较高,肝胆、肾病、痛风及血脂偏高者应根据自身病情,注意少吃或不吃内脏。

春季养肝药膳菜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春季属肝,首乌肝片便是一味春令进补的常用药膳。具体的做法是:加水将首乌煮出较浓的药液,从中取20毫升备用。再将250克鲜猪肝剔去筋洗净后,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0.5厘米厚的片。各15克的姜、葱、蒜洗净后,葱切成丝,蒜切成片,姜切成粒。将猪肝片加入首乌汁和食盐少许,用约10克湿淀粉将其搅拌均匀。

另外,把首乌汁、酱油各25毫升,白酒10克,食盐4克,醋5克,湿淀粉5克和汤兑成汁。再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放入油,烧至七八成热,放入拌好的肝片滑透,用漏勺沥去余油,锅内剩油约50毫升,下入蒜片、姜片略煸后下入肝片。同时将青菜下入锅翻炒几下,倒入滋汁炒匀,淋入明油少许,下入葱丝,起锅即成。

本配方中的首乌补血乌发,是古代著名的抗老益寿药。猪肝营养丰富,以肝补肝,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的功效。对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导致的头昏眼花、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腿疲软等症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