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实效性内涵的狭义理解
从狭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受教育者所具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及受教育者在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后对一定的核心价值、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的接受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并没有因坚持教育取向的实效性而抛弃社会取向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上,更体现在对人本身发展的启发性、塑造性和促进性上。后者只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评价。受教育者可能是在受教育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是若干年后,在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等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下才表现出对当初所受教育教学的价值认同的。从教育教学的现实情况看,狭义立场的理解有利于正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在教育取向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这种理解更有利于现实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又属于一种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它同教育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如果说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那思想政治教育无疑也是在社会生活传递和人的培养中发挥特定功能和独特作用的教育内容;如果说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便是培养新生一代的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总之,无论怎样去界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其整体的一部分。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于它对人的培养,尤其是对新生一代的培养中所能发挥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以及所满足培养对象相应需要的程度。在这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既从属于教育的实效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包医百病、无所不能的,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其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推动着教育实效性的变迁,没有一成不变的实效性适合所有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没有唯一的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发展性、具体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