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室空间设计

二、现代教室空间设计

(一)对教室的改革

19世纪的教室空间的设计,是根据当时社会的意愿来塑造的,是一个有纪律、有制度、服从安排的地方,是一个有着清楚的目标的地方。20世纪初,教室空间设计开始产生了一定的改观,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都受到挑战。传统的教学理念需要的是足够听从教师意见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所有东西,而革新后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思想束缚,有自己的想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自我意识的学生。对于教室空间的变革,应将教育理念与建筑理念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与尝试:

首先,应当摆脱掉19世纪传统的教学形式,建筑师与教育工作者在对教室空间形式进行设计时,应当考虑适合学生学习进步的空间结构,同时要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这需要改变过去由一系列沿着无尽的走廊、特点相同的房间相互单调串联的结构。

其次,新形式的教室的设计应当符合对学生健康方面的考虑,当时对于传统的学校也已经出现了露天的概念元素,能够确保教室足够通风,使得教室不再像是一个忽视个体需要的兵营式的结构,教室空间结构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再次,教室的室内环境同样也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范式设计。为了适应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将教室空间设计得足够大,可以容纳很多的人与物,还可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模式。这种灵活式的教学教室空间,更有益于学生的创作发挥。

全新的教室空间的设计,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在环境良好、教室设备完善的条件下,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新的空间设计模式将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形态,教室中所布置的座椅、桌子以及教师所要办公的地方,都将进行变动。这种形式下,教师在讲解不同的课程时教室布置都可以针对课程进行转变。

(二)教室空间的传承与发展

未来空间的结构转变对于教室的空间设计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室的变迁过程也是在传统的教室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的转变,这些因素同样会影响未来的发展。第一,教学方式和教室空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方式决定空间的设计,空间设计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方式。在进入21世纪后,这种理念的存在仍然对今天的教室空间的变革具有很大的意义,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变化同样应该体现在教室空间架构的变化中。第二,教室空间结构的变革与当下社会的时代精神之间出现了问题,新的教室空间的变革目的是解决掉这些出现的问题。当前社会条件下的时代精神已经从过去传统思想文化禁锢中解脱出来,文化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不一致性。第三,自从现代教室结构形成以来,学校和教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需要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专业的人员,能够突破教室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狭隘。因此,学校在建筑开发时期,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学生建立一个环境适合的教学基地,使教育能够在建筑风格中表现出来。

此外,任何的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建筑过程中的经费问题,需要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使设计得以进行。新的技术和新的教学设备也在影响着教室的结构。各种电子媒体、媒介的出现,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老师与学生不断革新教学方式。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变化,各种新的设备、新的理念都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教室使用了超大屏幕显示器使得教室空间的划分发生了变化。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结合,使虚拟空间展示的方式更为宽广。当然,除了信息技术之外,建筑、环保等方面的成就也会影响教室结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