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竞争激励机制作用的总体思路

一、发挥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竞争激励机制作用的总体思路

竞争激励机制包括竞争和激励两种机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竞争激励机制的问题上,首先需要明确竞争激励机制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竞争激励机制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哪些行为和成果是予以肯定,需要奖励的”“哪些行为和成果是予以否定,需要惩罚的”,都必须有统一的认识,必须从全局高度和长远利益考虑,从社会与个人互动的过程进行考虑。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竞争激励机制依据混乱,或者学校、社会和家庭中的竞争激励标准相悖,就会使大学生在学校、社会中的言行举止前后矛盾,相互脱节,这样就会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误入歧途。因此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上总结这个问题,正视这个问题。从心理学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竞争激励机制是为了调动教育主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主体的潜能。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就是要站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高度上,在社会与个人的和谐共存中,使竞争激励机制有章可循。

(二)竞争激励机制要“以人为本”,重点在于激励

竞争激励机制中主要是激励机制,奖励抑或惩罚,其目的不在于对主体的约束,而在于对主体的激励。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相一致,是一种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维持和提高人的动机水平并使其朝着预定的目标持续努力的管理措施和教育手段。激励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主体都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关键是增强吸引力和有效性,从而发掘和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竞争激励机制,可以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督促中间的作用。其内蕴的教育方法是“疏导式”,而不是“填鸭式”或“灌输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竞争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于激发教育主体的潜能,并以此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科学的评价机制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竞争激励机制的实效性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竞争激励机制的实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考核、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科学考核、评价,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学生的科学评价机制都要通过一定的竞争激励机制手段,直接影响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反之,陈旧的评价观念、单一的评价内容、简单的评价方法和单向的评价主体都会制约科学竞争激励机制的形成。科学评价机制与竞争激励机制相辅相成,和谐共生,才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四)社会合力和有利的社会环境是确保竞争激励机制长效性的关键

要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竞争激励机制的长效性,仅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学生本身的权责是远远不够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全部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具体体现,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竞争激励机制的实效性和长效性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加强和保障,汇集社会各方面的合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竞争激励机制长效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