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信的利用
当下社会,微信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何通过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时代的又一课题。
(一)微信与认知新培养
微信作为一种即时快速的通信工具,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加便捷的交流,具有灵活、节约成本、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微信是一个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的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只需支付少量的流量费。所有的用户都能够通过微信来构建自己的公众账号,而且对名字没有任何限制。用户可以通过公众号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就目前而言,微信的用户高达4亿,而其中大部分为年轻人和学生。对于学生而言,手机不仅是进行聊天的工具,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移动学习为例,顾名思义,移动学习就是利用移动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虽然在国内,移动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已被应用,但仍存在发展的空间。智能终端是制约移动学习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普及率以及移动网络资费和学习资源都对移动学习有所影响。微信的出现促进了移动学习的发展,给予大学生全新的认知培养。微信APP应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了微信应用,仅支付少数的流量费用就能使用微信。与此同时,微信的客户规模较大,共享新平台上的资料可以被所有用户使用。这样的资源库使得大学生更加容易获得学习资料。因此,微信特别适用于互动式的学习。目前生活节奏较快,师生难以实现一对一的沟通和学习,而微信能够为教育双方提供随时随地交流的平台,实现师生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
另外,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为教学互动和同学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任何学习组织都能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实时信息共享。微信平台通过自身强大的分享能力,将网上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二维码、推送等功能,实现学习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教师的推送消息,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也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在微信上建立虚拟班级和虚拟课堂。微信虽然无法对移动学习资源进行优化,但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交流的方式。微信是一个拓宽认知的平台,便于学习者对各种信息的阅读和相互交流。
(二)微信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是微信传播时间上的即时性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微信作为最具即时性的信息传播平台之一,能够为所有人提供一手信息。这也是对过去由主流媒体主导传播格局的颠覆。正是由于微信能够进行实时交流,能够满足大学生学习和交往的需求,青年人在“微信”里进行信息沟通的同时也有可能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会面临这样尴尬的境地:教育者讲授的内容受教育者早已知晓,受教育者说的新名词和新鲜事,教育者却可能闻所未闻。因此,微信的即时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是微信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与交往中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容易将信息碎片化。微信中的信息一般是个人的生活细节或新闻、事态的滚动进展,每条内容表达的信息有限。基于微信语言的碎片化,网络信息的内容与教育者所表达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差异,甚至相悖。这就有可能导致受教育者在思想上产生混乱甚至是逆反。
三是微信传播方式的裂变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微信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形式,属于裂变式传播。这种传播方式的覆盖面较广,容易激发人们产生表达欲望。重大事件发生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在微信平台上刻意对事件事实进行夸大,甚至掩盖事实真相捏造虚假消息。这些不实信息将对网络环境以及网络秩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微信平台进行有效监管,筛选掉不良信息,阻止网络谣言在网络上的扩散,让它们在促进人们信息交流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