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附:鹿角胶)

鹿茸(附:鹿角胶)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头上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河北等省;后者习称“马鹿茸”,主产于青海、新疆、黑龙江等地。

【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使用注意】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出现衄血、吐血、尿血、目赤、头晕目赤、中风昏厥等不良反应,或伤阴动血。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均忌服。

鹿角为梅花鹿和各种雄鹿已成长骨化的角。味咸,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为补肾助阳,强筋健骨。其可作鹿茸之代用品,惟效力较弱,兼能活血散瘀消肿。临床多用于疮疡肿毒、乳痈、产后瘀血腹痛、腰痛、胞衣不下等。内服或外敷均可。阴虚火旺者忌服。

鹿角霜为鹿角熬制取胶后剩余的角块。性味涩、温。归肾、肝经。功能为补肾阳,收敛固涩,止血,敛疮。适用于肾阳不足兼脾胃虚寒的崩漏带下、食少吐泻等症。外用可治创伤出血、疮疡溃久不敛。

附:鹿角胶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雄鹿已骨化的鹿角经水煮熬,浓缩制成固体胶。

【性味归经】甘,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止血。

【使用注意】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