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怕冷——温阳通经膏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当归150克、桂枝100克、炒白芍100克、川芎60克、细辛30克、通草30克、制附子30克、生晒参60克、炒白术150克、干姜60克、茯苓150克、陈皮100克、淫羊藿200克、炙甘草60克。
胶类药:龟甲胶50克、鹿角胶100克、阿胶50克。
调味药:生姜汁100毫升、蜂蜜100克、饴糖100克。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炒酸枣仁150克、首乌藤200克;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100克、炒麦芽200克;便秘者,加火麻仁120克、肉苁蓉100克;手足冷明显者,加桂枝至120克,肉桂(后下)50克;胃脘及腹部冷明显者,加干姜至100克,加制附子至50克;腰部及膝盖怕冷明显者,加制附子至50克,杜仲15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放入肉桂,再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阿胶、龟甲胶、鹿角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生姜汁、蜂蜜、饴糖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温补脾肾,散寒通经。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脾肾阳虚之体寒喜暖、四肢怕冷或生冻疮、雷诺病的人群。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相关链接
黄小姐的冻疮很厉害,每到冬季手肿得不成样子,耳朵和脸颊也冻得很厉害,疼痛瘙痒的感觉让她苦不堪言。这次还没入冬,她就来要求预防性调理。我给她看过痛经,她是典型的阳虚型体质,平时手足就比一般人冷,到了冬天更是如此。
我告诉她说:“我给你开1料膏方,主要针对你的阳虚体质,温补脾肾,温养先后天之本,加上一些散寒通经的药物,既可以缓解你的痛经,还可以预防冻疮,从根本上改善你阳虚怕冷的体质。”
黄小姐说:“太好了!我从网上查的,冻疮要提前预防,一旦发生了就比较难治了。”
我笑笑说:“这就叫做‘治未病’。不是肠胃的‘胃’,而是未来的‘未’。在《黄帝内经》里就有这个说法。把治疗提前,以预防为主,如果等到已经生病了再去治疗,就好像是等到渴了才去凿井,等到打仗了才去制造武器一样。每种体质都有不同的发病倾向,阳虚的人容易得虚寒性的疾病,外界的风、寒、湿邪最喜欢侵犯这样的体质。了解每个人的体质就可以预防相关的疾病。”
服用了2料膏方,黄小姐的痛经缓解了很多,身体也没有像以前那么怕冷了。因为每天骑电动车上班,耳朵和脸还是发生了冻疮,但程度比以前轻了很多,手上的冻疮也还好。总之,这是她有生以来度过的最满意的一个冬天。
注意事项
忌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