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温肾强督膏(陈湘君膏方)

强直性脊柱炎——温肾强督膏(陈湘君膏方)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独活120克、桑寄生300克、土鳖虫120克、川芎90克、红花100克、川续断150克、菟丝子300克、巴戟天200克、穿山甲90克、王不留行150克、落得打150克、骨碎补150克、肉苁蓉150克、生地黄150克、熟地黄150克、生黄芪150克、蕲蛇100克、枸杞子120克、潼蒺藜120克、白蒺藜120克、太子参300克、生白术120克、枳实300克、野葡萄藤300克、蒲公英300克、菝葜300克、白茯苓120克、八月札150克、陈香橼120克、清甘草90克、绿萼梅120克、佛手120克、砂仁60克、豆蔻60克、路路通100克、生晒参(另煎)100克、木香90克、虎杖300克。

胶类药:阿胶300克。

调味药:蜂蜜500克、冰糖20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0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5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5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5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阿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蜂蜜、冰糖冲入浓缩药汁中,另将生晒参浓煎两遍至400毫升后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3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温肾强督,活血通痹。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督脉瘀滞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相关链接

陈湘君治许某,女,40岁。初诊日期:2006年12月25日。患者诉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酸痛不适,曾在当地医院查HLA-B27(+),X线片示“双侧轻度腰骶关节炎”,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曾服用柳氮磺吡啶片、沙利度胺片等药,但因疗效欠佳而停用。半年前开始口服甲氨蝶呤片(10毫克,每周1次)和莫比可片(7.5毫克,每日1次),并从4个月前来我院内科门诊服中药治疗,药后精神好转,诸症有所减轻。初诊时腰骶部酸痛、下坠,足跟疼痛,晨僵不明显,大便欠畅,每日一行,小便可,纳食减少,寐可,月经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既往有慢性胃窦炎和胆囊切除病史。此乃肾虚督寒,外邪入侵,日久成瘀,闭阻经络,不通则痛,故证属肾虚督寒,瘀血内阻。治以温肾强督,祛痹,活血通络。

复诊(2007年2月26日):腰骶部酸痛、下坠感和足跟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亦明显减少,无明显晨僵出现,二便基本正常,纳食正常,寐可,月经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膏方有效。适逢天气转暖,遂将上方加工成丸药后继续服用,以期巩固疗效。

方中独活味辛苦、性温,归肾、膀胱经,具祛风湿、止痛之功;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经,具补肾助阳之功能,二者共为君药,以温补肾阳,祛风湿,止痛。巴戟天、桑寄生、菟丝子、续断、骨碎补、落得打、蕲蛇、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潼蒺藜、白蒺藜、野葡萄藤、菝葜、路路通等药甘、温,入肾经,共具补肾阳、祛风湿、强筋骨、通络止痛之功,能辅助君药加强温补肾阳、祛风湿、止痛的作用,故为臣药。生黄芪、太子参、生白术、白茯苓、八月札、陈香橼、绿萼梅、佛手、砂仁、豆蔻、生晒参、川芎、红花、枳实、蒲公英、木香、虎杖、土鳖虫、穿山甲、王不留行合奏补脾胃、疏肝、理气、活血、祛湿止痛之功,用以协助君、臣药加强祛风湿、活血止痛之力,故俱为佐药。甘草缓和药性,调和诸药;阿胶、冰糖、蜂蜜用以收炼成膏,共为使药。全方具有温补肾阳、祛风湿、强督脉、强筋骨、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肾阳不足、督脉空虚兼瘀血内阻型强直性脊柱炎。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萝卜、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