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阳虚质——助阳膏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黄芪150克、党参150克、仙茅150克、淫羊藿200克、阳起石100克、巴戟天100克、补骨脂100克、桑寄生150克、怀牛膝150克、熟附块50克、肉桂50克、杜仲150克、鹿角霜100克、狗脊150克、核桃仁100克、覆盆子100克、菟丝子100克、五味子100克、蛇床子60克、韭菜子100克、续断150克、桑螵蛸100克、制香附150克、沉香(后下)30克、当归100克、陈皮80克、女贞子100克、枸杞子100克、炒谷芽100克、炒麦芽100克、神曲100克、川芎60克、桂枝100克、金樱子100克、芡实100克。
胶类药:阿胶100克、鹿角胶150克。
调味药:蜂蜜100克,冰糖20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沉香除外)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加入沉香,再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阿胶、鹿角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蜂蜜、冰糖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温补肾阳。
【适用人群】助阳膏适合于典型的阳虚体质。常见的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白,畏寒,四肢不温,头晕,心悸,食欲不佳,腰膂酸痛,大便溏薄,甚至泄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夜尿尤多,男子阳痿、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苔白,脉象沉迟无力。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服本方期间忌服萝卜。
相关链接
助阳膏主要选择可温补肾阳并兼顾心脾的方药。综观其中的药物功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为温补全身各脏腑阳气的药物,如附子、肉桂、桂枝、黄芪、党参等,这些药物配伍后,对全身阳气不足的脏腑器官有较好的温补作用。因为肾阳为人身中阳气之根本,肾阳虚必定会影响到其他脏腑,故安排了兼顾他脏和全身阳气的这一组药物。一组为专司温补肾中阳气,填补肾中精髓的药物,如仙茅、淫羊藿、阳起石、巴戟天、补骨脂、鹿角霜、核桃仁、菟丝子等。这组药物构成了本方的主体,针对肾阳虚而设立。一组为对症而设的药物,如腰膂酸痛的用桑寄生、续断、狗脊、杜仲、怀牛膝;阳痿遗精的用蛇床子、韭菜子、五味子、覆盆子、桑螵蛸;夜尿频多的用桑螵蛸、金樱子、芡实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的用炒谷芽、炒麦芽、神曲等。一组具有滋补肾阴作用的药物,如女贞子、枸杞子、五味子等,主要根据“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原则而设立,以增强全方中滋阴补阳的作用。另一组为全方的调节药,其中沉香、香附、陈皮可以行气理气,使膏滋方补而不腻;而当归、川芎等具有活血作用,一方面针对部分症状而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行气药推动药力迅速到达全身各个脏腑器官。
一般来说,患者服用膏方以后能获得一定的效果,但补肾助阳药短期内较难获得全功,单凭一料膏方恐怕难以完全解决问题,停药后还需用一段时间的成药以巩固疗效,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全鹿丸、大菟丝子丸、青娥丸等,可以根据病情对症选择,长期服用。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萝卜及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