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质
2025年09月26日
血瘀质
改善血瘀质应以活血、化瘀、通络为原则。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等。
常用药:桃仁、红花、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丹参、茜草、蒲黄、山楂等。
调治方法应符合“疏其血气,令其条达”的原则,改善瘀血,以使脉道流畅。“内有干血”者,宜“缓中补虚”。《金匮要略》所说的“缓中补虚”,即选用和缓的活血方药,从化瘀入手,达到补虚的目的。
血瘀质膏方的调体要点:①养阴以活血:由于津血同源,津枯则血燥,体内津液不足,“干血”内留,亦是瘀血质的成因之一。《金匮要略》的大黄虫丸中的生地黄重用至10两,说明养阴凉血在阴虚有“干血”的情况下是重要的治法。②调气以化瘀: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畅,故活血调体常配以理气之剂,如枳壳、陈皮、柴胡等。③适量辅以补气温阳:“血得温则行”“气行则血行”,补气温阳的药物一般性温,对改善血瘀体质非常有益。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服本方期间忌服鸡血、鸭血等血制品以及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