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胞浮肿——益气消肿膏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生黄芪150克、汉防己100克、茯苓150克、泽泻150克、炒白术150克、冬瓜皮100克、大腹皮100克、陈皮60克、玉米须300克、制何首乌150克、黑豆150克、楮实子100克、炒薏苡仁150克、炙甘草30克。
胶类药:龟甲胶100克、阿胶100克。
调味药:生姜汁100毫升、冰糖200克。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柏子仁150克、首乌藤200克;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100克、炒麦芽200克;便秘者,加火麻仁120克、郁李仁10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阿胶、龟甲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生姜汁、冰糖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健脾益气,利湿消肿。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脾虚湿盛型眼胞浮肿、下肢水肿的患者。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相关链接
吉女士经常一觉醒来眼胞浮肿,有时如果比较劳累就会出现双下肢浮肿,到医院检查未发现异常。
吉女士的体质,按照《金匮要略》中所讲,属于“尊容人”,即所谓的“骨弱肌肤盛”。多见于中老年人。这类人按照九种体质来分,属于痰湿型体质。
这类人通常缺乏运动,肌肉松软,腹部尤为明显,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常伴有水肿。这种体质的形成,除与遗传有关之外,尚与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等有关。中老年人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
改善这类人的体质首选“黄芪”,所以又可称其为“黄芪体质”。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是改善水肿型痰湿体质的首选药。
吉女士服用了1料以黄芪为主药的膏方后,水肿完全消失,我建议她每天用玉米须和黄芪煮水当茶饮用,以改善体质,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