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疼痛——身痛逐瘀膏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秦艽100克、川芎100克、桃仁100克、红花60克、羌活100克、当归100克、没药100克、五灵脂150克、制香附150克、乌药100克、怀牛膝100克、地龙100克、生甘草30克。
胶类药:鹿角胶100克、阿胶100克。
调味药:生姜汁100毫升、红糖200克。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百合200克、首乌藤200克;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100克、炒麦芽200克;便秘者,加火麻仁120克、肉苁蓉10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阿胶、鹿角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生姜汁、红糖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活血祛瘀,通痹止痛。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瘀血痹阻型身体疼痛的患者。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相关链接
许爷爷经常会感觉身体疼痛,发作的时候就像针扎一样,越动越疼,夜晚明显,经常疼得不能下床,睡不了觉,吃过一些止痛药,但是效果都不明显,还会反复的疼。许爷爷年轻时没少干重活累活,吃过很多苦,但此病很是折磨人,到医院看神经科认为是神经痛。医生对他说这种病起病时,运动和触摸都会带来剧烈的疼痛感。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有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劳顿,造成了神经的损伤,疼痛发生的部位也比较多变。在持续性疼痛的同时,还有可能伴随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有些病患在夜间时痛感会明显加剧。
望闻问切一番后,我认为此人属于血瘀型体质,正所谓“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古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将气血痹阻经络而致的身体疼痛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
中医学认为此病属于“痹证”的范畴。历代医家认为,痹证是由风、寒、湿之气乘虚侵袭肌表经络和骨节,引起肌肉或关节疼痛、肿大等一类疾患,临床上主要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治疗多用疏风、散寒、燥湿、清热等法。但王清任认为,痹证用除热发散药不愈,用利湿降火药无功,用滋阴药又不效者,是因为风寒湿热之邪入于血脉,致使气血凝滞之故,所以提出逐瘀活血、通经祛邪之法,把逐瘀活血与祛风除湿之法合用而获效。据临床观察,身痛逐瘀汤对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痛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
经过膏方的调理,许爷爷的疼痛基本得到控制,偶尔受寒后仍有疼痛,但程度明显减轻。许爷爷说:“中医真的很神奇,古方真的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