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增高——脾肾双补膏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熟地黄200克、枸杞子200克、山茱萸100克、五味子80克、茯苓100克、炒白术100克、肉苁蓉100克、怀山药100克、党参100克、黄芪100克、制附子30克、桂枝100克、当归100克、炒白芍100克、陈皮100克、焦山楂100克、鸡内金100克、生甘草50克。
胶类药:鹿角胶100克、阿胶100克。
调味药:生姜汁50毫升、冰糖25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鹿角胶、阿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生姜汁、冰糖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健脾补肾,填精增高。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脾肾不足之身高矮小的青少年人群。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相关链接
胡女士的个子不高,所以非常担心孩子的身高问题。她的儿子正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目前在班级里算是最矮的男生,胡女士希望能够得到中医的帮助。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影响身高的关键在于脾、肾。“肾为先天之本”,即遗传因素;“脾为后天之本”,即后天的因素。“肾主骨生髓”,先天肾气的充盈极为关键;“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脾运化水谷精微则可填充肾精。如果先天不足,那么后天调养则更为关键。
脾肾双补膏主要由肾气丸和十全大补汤组成。
肾气丸重用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因肝肾同源,互相滋养,故配山茱萸以补肝益肾;又因补益后天脾可以充养先天肾,故取山药健脾以充肾,共同增强滋补肾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配少量的桂枝、附子以温补肾阳,意在微微生长肾中阳气。至于方中所配泽泻、茯苓是为渗湿利水,所配牡丹皮是为清肝泻火,与补益药相配,意在补中寓泻,以使补而不滞。诸药合用,共奏温肾益精之功,是一首补性平和之方。
十全大补汤由补气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和补血的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合方再加温补的黄芪、肉桂组成,从而成为一张温补气血的进补名方。现代研究认为,本方具有增强免疫的效果,能明显促进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能快速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纠正和减轻低蛋白血症和贫血。
脾肾双补膏源于河北中医师赵洪均先生所著《医学中西结合录》中的“脾肾双补增高方”,其疗效颇著,赵先生在书中对此方推崇有加。在原方的基础上略做改动,使之更符合膏方的要求,但仍以肾气丸补肾填精以固先天之本,十全大补汤大补气血以充后天之本,先后天同补,以达到增高的目的。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