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温肾健脾膏(单兆伟膏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温肾健脾膏(单兆伟膏方)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党参150克、黄芪150克、炒白术100克、法半夏60克、陈皮60克、仙鹤草150克、薏苡仁150克、葛根100克、川芎100克、当归150克、潼蒺藜120克、白蒺藜120克、制何首乌150克、桑寄生100克、桑枝60克、川续断100克、杜仲150克、枸杞子150克、木瓜100克、骨碎补100克、糯稻根300克、防风30克、夏枯草100克、山慈菇60克、大贝母100克、柴胡60克、炙鸡内金100克、金钱草150克、百合150克、首乌藤150克、仙茅100克、淫羊藿100克、巴戟天100克、女贞子100克、旱莲草100克、丹参150克、赤芍150克、降香50克、金樱子150克、芡实100克、佛手60克、合欢皮100克、玫瑰花50克、天冬150克、麦冬150克、乌梅100克、炙甘草60克、桂枝50克、红枣250克、莲子250克、核桃仁250克、龙眼肉250克、生晒参(另煎)100克。

胶类药:鹿角胶250克、阿胶300克。

调味药:蜂蜜25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生晒参除外)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0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5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5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5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鹿角胶、阿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蜂蜜冲入浓缩药汁中,另将生晒参煎汁浓缩至400毫升后冲入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3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温肾健脾,疏肝安神。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脾肾两虚之心肝气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相关链接

单兆伟治一患者,女,45岁。2005年1月19日初诊,自述体质向来虚弱,形体偏瘦(43千克),并有萎缩性胃炎病史,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胆汁反流,纳差,胃脘常觉不适,时有泛酸,进食油腻食物时加重,另有乳腺小叶增生,平时性情急躁,腰酸腿软,尿频,怕冷,尤以下肢为甚,易出汗,双目干涩,夜寐欠佳,时有早搏,每于夜间睡眠时加重,此外尚有颈椎病,查其舌偏红,苔薄黄,脉细。

患者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失于调补,平素体质不健,当属阴阳两虚,脾肾不足。因肾源不充,所以虽才45岁,天癸已经开始衰竭,以上症状多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总体说来,该患者病本在肾、脾,涉及心、肝二脏,治疗应以温肾健脾为主,佐以疏肝安神。

针对脾肾两虚之证,选用六君子汤合二仙汤进补,补肾之时又加用女贞子、旱莲草以滋补肾阴,有阴阳并调之意,针对其腰酸腿软、尿频的症状,选用川续断、杜仲、桑寄生、金樱子、芡实、莲子、核桃仁等补肾强腰固涩的药物,与诸多补肾药共进,可以增加疗效;治脾之时,又针对内生湿热,选用山慈菇、大贝母以清利湿热,现代药理证明,这两味药都具有杀灭Hp的作用。因患者没有明显邪实的表现,故全方立足于补,着眼于脾、肾,以填补先后天之不足,使病本得治。本方并未针对患者心神不安的症状使用重镇安神之品,是因其早搏完全是由阴血虚、心失所养所致,在滋补阴血后症状自会好转。

2005年3月7日复诊,患者服用上方3月余,复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仍有胆汁反流,但各种症状均已减轻,已无心悸,夜寐转佳,食欲好转,体重增加2千克,乳腺小叶增生软化,但仍有颈椎病,自觉眼睛较为干涩,近期时解稀便,舌偏红,苔薄,脉细。认为患者经治,各种症状均有明显好转,说明治疗得当,但虚证日久,治疗当求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酒、萝卜、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