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质
改善湿热质以分消湿浊、清泻伏火为原则。
代表方:泻黄散、泻青丸、甘露消毒丹等。
常用药:藿香、栀子、石膏、龙胆草、茵陈、大黄、苦参、浙贝母、茯苓、泽泻等。热者清之,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之。
湿热质膏方的调体要点:①宣疏化湿以散热:根据“火郁发之”之理,可于泻火解毒之剂中加用藿香、防风、白芷等品,以宣疏化湿散热。②通利化湿以泄热:根据“渗湿于热下”之理,在清热化湿的同时佐以通利之白茅根、木通、竹叶、薏苡仁等,使热从下泻。③顾护脾胃:湿邪本质上为脾胃损伤所致,清热之药性味寒凉,多易损伤脾胃,故改善湿热质必须顾护脾胃,以护卫“后天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