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凉血和血膏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柴胡100克、当归100克、炒白芍100克、生地黄100克、牡丹皮100克、紫草150克、乌梅30克、丹参150克、炒黄芩100克、黄连30克、栀子100克、茯苓150克、炒白术150克、生甘草30克。
胶类药:龟甲胶100克、阿胶100克。
调味药:生姜汁100毫升、冰糖200克。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百合200克、首乌藤200克;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100克、炒麦芽200克;便秘者,加莱菔子150克、决明子15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阿胶、龟甲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生姜汁、冰糖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调和肝脾,凉血和血。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肝脾不和之血热血瘀型过敏性紫癜的患者。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相关链接
过敏性紫癜又称“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过敏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本病儿童及青少年较为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小胡被此病折磨多年,病情一直反复,只要看到皮肤上有出血点,他就特别紧张。我告诉他说,见到出血点一定不要紧张,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因为活动可加速血液循环,加重出血;而缓解期可以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还应积极清除感染灶,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应避开一切过敏原,防治该病的诱发因素。
此病的缓解期可以用中医膏方来调理。中医学认为,此病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证为气火亢盛,血热妄行。虚证有二:一为阴伤虚火妄动,灼伤血络;二为气虚不能摄血。总之,因气火逆乱,血不能循经而致络伤血溢。治法宜以凉血止血为主。但单纯依靠凉血止血并不能从根本上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病情容易反复,如果从调和肝脾入手,即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则效果较为理想。
我根据徐州一位民间医生的经验,自拟了一个以丹栀逍遥散为主方的膏剂,小胡服用了1料,他感觉病情明显好转。事实证明,从调理体质入手治疗此病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