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色黄量多——除湿止带膏

白带色黄量多——除湿止带膏

【药物组成】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孕妇忌服。

中药煎剂:黄柏100克、椿皮150克、生薏苡仁150克、败酱草150克、制附子30克、马齿苋150克、蒲公英150克、泽泻150克、茯苓150克、炒白术300克、乌药100克、怀山药150克、白果60克、白芷60克、炒白芍100克、炙甘草30克。

胶类药:龟甲胶100克、阿胶100克。

调味药:生姜汁100毫升、冰糖200克。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柏子仁100克、首乌藤200克;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100克、炒麦芽200克;便秘者,加制大黄30克、决明子15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阿胶、龟甲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生姜汁、冰糖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带。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下焦湿热型白带增多、阴道炎的患者。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相关链接

钱女士有慢性盆腔炎,只要一劳累,白带就会特别多,颜色偏黄,有时小腹隐痛不适,经过很多医院的治疗,病情一直反复,非常痛苦。

经过一番细心诊察,我认为她属于湿热型体质,但她的病程较长,而且平日操劳过度,身体比较虚,所以治疗起来比较棘手。慢性盆腔炎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造成盆腔器官周围组织增厚粘连,抗炎药物不易有效,故病情顽固,反复发作,导致患者体质日虚,恢复缓慢。本病属中医妇科的带下病,久病正气亏虚,湿热邪毒瘀滞,形成正虚邪实的病症。

我给她的治疗采用《金匮要略》里的“薏苡附子败酱散”。原方寒热并用,是治疗肠痈内脓已成,或慢性反复发作者。肠痈就是阑尾炎。我在此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是因为方中薏苡仁可利湿排脓,并辅以败酱草逐瘀消肿,兼有附子温经祛湿、散寒止痛。对于慢性炎症的治疗,不能仅仅盯着“炎症”就一味地清热解毒、利湿消肿,还要顾护人体阳气,“无阳则阴无以化”,湿热邪毒瘀滞则无以祛除。此方法是我的一位老师传授给我的,他将经方活学活用,令我敬佩不已。

经过膏方的调理,钱女士的病症基本痊愈。我告诉她,平时食疗可以吃山药、白果,对治疗带下量多有益。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病症。白果可收涩止带除湿,用治白浊带下,无论是下元虚衰,白带清稀,还是湿热下注,带下黄浊,随症配伍,均可使用。但白果有毒,使用时切不可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