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质
2025年09月26日
阳虚质
改善阳虚质应以益火之源,补肾温阳为原则。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斑龙丸、还少丹等。
常用药: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杜仲、鹿角胶等。
温壮元阳药,有温阳与补火之别。附、桂辛热补火,犹如夏日之烈;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温阳,犹如春日之暖。血肉有情之品,如蛤蚧、海马等助阳药物,此时可按病症适当选择。
阳虚质膏方的调体要点:①佐以养阴:根据阴阳互补的理论,在温壮元阳的同时,佐入适量补阴之品,如熟地黄、山茱萸等,以达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目的;阳虚者,可阳损及阴,导致阴阳两虚,用药要阴阳相顾,切忌温阳太过,耗血伤津,转现燥热。因此,调理阳虚质时要慢温、慢补,缓缓调治。②兼顾脾胃:调治阳虚之质,有益气、补火之别,除温壮元阳之外,当兼顾脾胃,只有脾胃健运,始能饮食多进,化源不绝,体质强健,亦即养后天以济先天。③温化水湿:由于阳气亏虚,阳气不能蒸腾气化水液,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故要在温阳的同时兼顾温化水湿。④通利血脉:阳虚机体失却温煦,故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女性易患痛经,阳虚鼓动无力,则脉象沉迟,因为“血得温则行”,故在温阳的同时还应注意通利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