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多饮——滋阴止渴膏

口干多饮——滋阴止渴膏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生地黄150克、玄参150克、麦冬150克、北沙参120克、天花粉150克、泽泻150克、桂枝30克、炒白术150克、茯苓150克、知母100克、山药150克、生白芍120克、乌梅60克、炙甘草60克。

胶类药:龟甲胶150克、阿胶50克。

调味药:生姜汁100毫升、木糖醇30克。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百合200克、首乌藤200克;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100克、炒谷芽200克;便秘者,加火麻仁120克、决明子150克;饮食易饥者,加熟地黄200克、黄连50克;多尿者,加山药至300克,益智仁10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阿胶、龟甲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生姜汁、木糖醇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滋阴润燥,生津止渴。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喜多饮、血糖偏高的人群。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相关链接

黄先生在部队做后勤工作,这次体检发现空腹血糖略有增高,还有脂肪肝。因平时应酬较多,酒量很好,加之有糖尿病家族史,所以他非常重视自己的身体,现在有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口干、想多喝水。

诊察一番之后,我认为他是阴虚型体质,予以1料膏方调理。正好此时有中医药大学的实习生跟诊,他看到处方里有五苓散,感到不解。

我告诉他,五苓散是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于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此方首见于《伤寒杂病论》。临床上五苓散可以用于治疗口渴、脂肪肝,大多是因为饮酒过量引起的。大量饮酒以后,许多人出现呕吐、腹泻、口渴、少尿、面部潮红、浮肿、头昏胸闷等,用五苓散有效。对于酒醉以后的头痛,五苓散也有效果。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其体内素多水饮,又饮酒而引动宿饮上冲,于饮酒后第2天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服五苓散后能迅速消除症状。若于饮酒前后服之,也可预防发生宿醉。

我给黄先生的膏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解酒剂,并嘱咐他尽量少饮酒。黄先生来复诊时说已经控制酒量了,复查脂肪肝也消失了,血糖基本稳定,他向我保证一定坚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