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平面图形的画法

1.3.4 平面图形的画法

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是确定其大小和形状的必要要素,按其作用可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两种。

(1)定形尺寸

确定平面图形中线段的长度、圆的直径或半径,以及角度大小等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如图1-25(a)中,48、10是确定线段长度的尺寸,R13、φ12、R8等是确定圆弧半径大小的尺寸,都是定形尺寸。

(2)定位尺寸

确定平面图形中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定位尺寸应以尺寸基准作为标注尺寸的起点。平面图形中应有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的尺寸基准。通常以图形的对称线、中心线或较长的直轮廓线作为尺寸基准。如图1-25(a)中,长度方向以左边φ12圆的竖向中心线为基准,宽度方向以线段48为基准,而4、40和18即为相应圆圆心的定位尺寸。

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平面图形是由若干条线段(直线段或曲线段)连接而成的,作图时,需要先对图形进行分析,确定线段绘制的先后顺序。

平面图形中的线段按给出尺寸的情况可分为:

(1)已知线段。尺寸齐全,根据基准线位置和定形尺寸就能直接画出的线段。如图1-25(a)中,圆弧R13、圆φ12以及线段48、线段10和线段L1都是已知线段。

(2)中间线段。尺寸不齐全,只知道一个定位尺寸,另一个定位尺寸必须借助于已知线段的连接条件确定的线段。如图1-25(a)中,圆弧R26和R8即为中间线段。

(3)连接线段。缺少定位尺寸,需要依靠与其两端相邻线段的连接条件才能确定的线段。如图1-25(a)中,圆弧R7和线段L2即为连接线段。

3)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

(1)准备工作

包括绘图工具和仪器的准备(如削好铅笔、固定图纸等)、选定图幅和比例、进行图样分析、了解绘图要求等。

(2)画底稿

①在图纸合适的位置画两个方向的基准线,如图1-25(b)。

②画已知线段,如图1-25(c)。

③画中间线段,如图1-25(d)。

④画连接线段,如图1-25(e)。

(3)加深描粗图线

对上述底稿进行检查、复核,确认无误后加深描粗图线,顺序同画底稿。另外,对于整体图样,应该按照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依次画出同一线型、同一线宽的各图线。当图形中有曲线时,应先画曲线后画直线,以便连接处平整光滑。加深描粗后的图应该是图面上的图线深度一致而线型和线宽有别,如图1-25(f)。

(4)注写文字及符号

一般在图形绘制好后才书写各种文字和符号,包括文字说明、尺寸数字等。

图1-25 平面图形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