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两点的相对位置
1)点的坐标
点的空间位置可以用直角坐标来确定。空间点A的坐标可表示为A(x,y,z),x坐标表示A点到W面的距离x=Aa″,y坐标表示A点到V面的距离y=Aa′,z坐标表示A点到H面的距离z=Aa。如图3-3所示。

图3-3 空间点的坐标
当点的3个坐标中有一个坐标为零,则该点位于某一投影面上。如图3-4所示,点A的z坐标为零,则A点位于H面上;点B的y坐标为零,则点B位于V面上;点C的x坐标为零,则C点位于W面上。投影面上的点,一个投影与自身重合,另两个投影在相应的投影轴上。

图3-4 投影面上点的三面投影
当点的3个坐标中2个坐标为零,则该点位于某一投影轴上。如图3-5所示,点D的y、z坐标均为0,则D点位于X轴上;点E的x、y坐标均为0,则E点位于Z轴上;点F的x、z坐标均为0,则F点位于Y轴上。投影轴上的点,一个投影在原点,另两个投影在相应的投影轴上。

图3-5 投影轴上点的三面投影
【例3-2】已知点A(20,8,14),作其三面投影图。
【解】作图步骤如下:
(1)以原点O为起点,在坐标轴OX、OYH、OZ上分别截取长度20mm、8mm、14mm,得到点ax、ayH、az,如图3-6(a)所示。
(2)过点ax、az分别作坐标轴OX、OZ的垂线,两垂线的交点为a′;过点ayH作水平线,左边与a′ax延长线的交点为a,右边与45°辅助线相交,过交点向上引垂线,该垂线与a′az的延长线交点为a″,如图3-6(b)所示。

图3-6 已知点的坐标求作点的三面投影
2)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可以用点的坐标值的大小来判定。x坐标反映两点的左右关系,大者在左面,小者在右面;y坐标反映两点的前后关系,大者在前面,小者在后面;z坐标反映两点的上下关系,大者在上面,小者在下面。一般以x、y、z坐标的顺序来判定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例3-3】如图3-7(a)所示,已知A、B两点的三面投影图,判断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并画出两点的直观图。
【解】由图3-7(a)可知,B点的x坐标大于A点,y坐标小于A点,z坐标大于A点,因此A、B两点的相对位置为B点在A点的左面、后面和上面,称为B点在A点的左后上方。按各坐标作出其直观图,如图3-7(b)所示。

图3-7 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3)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如果空间两点的某两个坐标相同,两点位于某一投影面的同一投射线上,则两个点在这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这两点称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对于重影点需判别其可见性,投射线先遇到的点可见,后遇到的不可见,将不可见点的投影加上括号表示。各投影面的重影点如表3-1所示。
表3-1 投影面的重影点

综上所述,各投影面的重影点的可见性判断规律为:上遮下,左遮右,前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