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2 直线的透视
直线的透视,一般情况下仍然是直线。当直线通过视点时,其透视为一点;当直线在画面上时,其透视即为自身。
如图13-5所示,AB为一般位置直线,其透视位置由两个端点A、B的透视A0和B0确定。A0B0也可以看成是过直线AB的视平面SAB与画面V的交线。AB上的每一个点(如C点)的透视(C0)都在A0B0上。

图13-5 直线的透视

图13-6 直线的迹点和灭点
直线相对于画面有两种不同的位置:一种是与画面相交的,称为画面相交线;一种是与画面平行的,称为画面平行线。它们的透视特性也不一样。
1)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特性
如图13-6所示,直线AB交画面于N点,点N称为直线AB的画面迹点,其透视就是它自己。自视线S作SF∞平行于直线AB,交画面V于F点,点F称为直线AB的灭点,它是直线AB上无穷远点F∞的透视。连线NF称为直线AB的全透视或透视方向。
如果画面相交线是水平线,其灭点一定在视平线上,如图13-7所示。当直线垂直于画面时,其灭点就是心点。
如果画面相交线相互平行,其透视必交于一点,即有一个共同的灭点F,如图13-8所示,AB和CD相互平行,其迹点分别为N和M,其全透视分别为NF和MF,F为灭点。

图13-7 水平线的透视

图13-8 平行两直线的透视
2)画面平行线的透视特性
画面平行线的透视和直线本身平行,相互平行的画面平行线,它们的透视仍然平行。
如图13-9所示,直线AB与画面V平行,其透视A0B0平行于直线AB本身。由直线的画面迹点和灭点的定义可知,直线AB在画面V上既没有迹点,也没有灭点。

图13-9 画面平行线的透视

图13-10 铅垂线的透视
如图13-10所示,直线CD为平行于画面V,同时又垂直于基面H的铅垂线,其透视C0D0仍为铅垂线。
【例13-1】求图13-11(a)所示直线AB的透视和基透视。
【解】这是一个与画面相交的一般位置直线,其透视既有迹点,也有灭点,作图步骤如图13-11(b)所示。
(1)确定直线的迹点N和灭点F,以确定直线的透视方向。
(2)在基面H上用视线交点法确定A、B的透视位置a0、b0,一般称为透视长度。
(3)过a0、b0向上作铅垂线交
和s′a′于a0、A0,交
和s′b′于b0、B0。
(4)连接A0B0和a0b0,即为直线AB的透视和基透视。

图13-11 直线的透视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