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 读图举例

7.4.3 读图举例

【例7-4】补画图7-16(a)所示组合体的平面图。

【解】(1)抓住特征分部分

根据组合体的正面图和左侧立面图的投影对应关系,该组合体由前后两块组合而成,前块投影如图7-16(b)所示,可以看出为一四棱柱体,如图7-16(c)。

(2)线面分析

后块投影如图7-16(d),较复杂,需用线面分析法读图。在左侧立面图中有两个线框1″和2″,在正面图中找到对应的线段1′和2′,正面图中线框3′对应左侧立面图中线段3″。由此可判断出Ⅰ为正垂面,Ⅱ为侧平面,Ⅲ为侧垂面,从而分析出后块由一长方体经侧垂面Ⅲ和正垂面Ⅰ切割而成,如图7-16(e)所示。

(3)综合想整体

根据两块的位置关系,可得组合体空间形状如图7-16(f)所示。

(4)补画水平面投影图

根据以上分析,画出组合体水平面图,如图7-16(g)所示。

图7-16 补画组合体投影图(二)

【例7-5】根据如图7-17(a)所示投影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解】(1)形体分析

根据侧面投影及形状和位置特征,可将组合体分成底板、左上、右上三部分,底板及右上部分用形体分析法,投影图如图7-17(c)、(d)所示,经分析分别是一个五棱柱和一个四棱柱,其位置关系如图7-17(e)所示。

(2)线面分析

剩下的左上部分,投影图如图7-17(f)所示,比较复杂,需用线面分析法分析。在左视图上有两个线框1″、2″,对应在平面图上有1、2两个线框,在正视图上有线段1′和线框2′。从而可知Ⅰ是一矩形正垂面,Ⅱ有3个线框,是一个一般位置平面,结合侧面、底面及后面,左上部分为一直角三棱柱被一一般位置平面斜切后的空间形状,如图7-17(g)所示。

经过以上分析,该组合体的空间形状如图7-17(b)所示。

图7-17 补画组合体投影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