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一般位置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是指与3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如图3-8(a)所示,一般位置直线与H面、V面、W面的倾角分别为α、β、γ,它们既不等于0°也不等于90°。由3-8(b)可知,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ab、a′b′、a″b″均为斜线,投影长度均小于直线实长;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不能反映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但是可以通过作图求出其实长和倾角实形,此方法通常称为直角三角形法。

图3-8 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
如图3-9(a)所示,由A1B∥ab可得△AA1B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B为斜边,其长度即直线的实长;A1B为一条直角边,A1B=ab,∠ABA1=α;AA1为另一条直角边,其长度为A、B两点z坐标的差值Δz。为了求出直线AB的实长和倾角α,只要能作出Rt△AA1B即可。
如图3-9(b)所示,ab、a′b′分别为AB的H面、V面投影。在H面投影上,以ab为一直角边,过a作其垂线,并截取aa1=ΔZ,aa1为另一直角边,连接b、a1,得到Rt△aa1b。显见,Rt△AA1B全等于Rt△aa1b,因此ba1为直线AB的实长,∠aba1为直线与H面的倾角α。

图3-9 求直线的实长及倾角
同理可求β角,由AB1∥a′b′可得△AB1B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B为斜边,其长度即直线的实长;AB1为一条直角边,AB1=a′b′,∠BAB1=β;BB1为另一条直角边,其长度为A、B两点Y坐标的差值ΔY。如图3-9(c)所示,以a′b′为一直角边,过b′作其垂线,并截取b′b1=ΔY,b′b1为另一直角边,连接a′b1,得到Rt△a′b1b′。显见,Rt△AB1B全等于Rt△a′b1b′,因此a′b1为直线AB的实长,∠b1a′b′为直线与V面的倾角β。
至于倾角γ,只要作出W投影,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作出其直角三角形,请读者自己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各直角边的含义和倾角γ的位置。
根据上述作图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构成直角三角形法的4个要素:
(1)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为一投影长。
(2)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角边为线段的“第三坐标差”:H面上为ΔZ、V面上为ΔY、W面上为ΔX。
(3)三角形的斜边是线段的实长。
(4)斜边与投影长的夹角为对应的倾角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