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如图2-15(a)所示,设立3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组成一个三面投影体系。在三面投影体系中,3个投影面分别为:
水平投影面用H标记,简称水平面或H面;
正立投影面用V标记,简称正立面或V面;
侧立投影面用W标记,简称侧立面或W面。
3个投影面间的交线,称为投影轴。它们分别为OX轴、OY轴、OZ轴。
OX轴:V面和H面的交线,代表物体的长度方向。
OY轴:H面和W面的交线,代表物体的宽度方向。
OZ轴:V面和W面的交线,代表物体的高度方向。
3个投影轴垂直相交的交点O,称为原点。
将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物体的位置处在人与投影面之间,然后将物体向各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3个投影图,这样才能把物体的长、宽、高3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位的形状表达出来。3个投影图的形成如下所述:
从上向下投影,在H面上得到水平投影图,简称水平投影或H投影。
从前向后投影,在V面上得到正面投影图,简称正面投影或V投影。
从左向右投影,在W面上得到侧面投影图,简称侧面投影或W投影。
在实际作图和图纸使用中,需要将3个投影面在一个平面(纸面)上表示出来,我们必须将其展开。假设V面不动,H面沿OX轴向下旋转90°,W面沿OZ轴向后旋转90°,使3个投影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如图2-12(b)所示。

图2-12 三面投影的形成与展开
可以看出,H投影在V投影的正下方,W投影在V投影的正右方。如图2-13(a)所示。
在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同一条OY轴旋转后出现了两个位置,因为OY是H面和W面的交线,也就是两个投影面的共有线,所以OY轴随H面旋转到OYH的位置,同时又随W面旋转到OYW的位置。
实际绘图时,为了作图方便,投影图外不必画出投影面的边框,不注写H、V、W字样,也不必画出投影轴。这种不画投影面边框和投影轴的投影图称为无轴投影,如图2-13(b)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