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
1)钢筋混凝土梁结构详图
梁的结构详图一般包括立面图和断面图。立面图主要表示梁的轮廓、尺寸及钢筋的位置,钢筋可以全画,也可以只画一部分。如有弯筋,应标注弯起钢筋起弯位置。各类钢筋都应编号,以便与断面图及钢筋表对照。断面图主要表示梁断面形状、尺寸,箍筋的形式及钢筋的位置。断面图的剖切位置应在梁内钢筋数量有变化处。钢筋表附在图样的旁边,其内容主要是每一种钢筋的形状、长度尺寸、规格、数量,以便加工制作和做预算。

图10-7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图
图10-7是L202(150×300)的结构详图。从梁的详图可以看出该梁为矩形断面的现浇梁,其断面尺寸为宽150mm,高300mm。楼板厚100mm,梁的两端支承在砖墙上。梁长3840mm,梁的下方配置了3条受力筋,其中在中间的②号钢筋为弯起筋。从它们的标注φ14可知,它们是直径为14mm的Ⅰ级钢筋。①号钢筋与②号钢筋虽然直径、类别相同,但形状不同,尺寸不一,故应分别编号。从1-1断面可知梁的上方有两条架立筋③,直径是10mm的Ⅰ级钢筋。同时,也可知箍筋④的立面形状,它是直径为6mm的Ⅰ级钢筋,每隔200mm放置一个。
从钢筋详图,可以得知每种钢筋的编号、根数、直径、各段设计长度、总尺寸(下料长度)以及弯起角度,以便下料加工。按规定梁高小于800mm时弯起角度为45°,大于800mm时用60°,但近年来考虑抗震要求,多采用在支座处放置面筋和支边加密钢箍以代替弯起钢筋。
图10-7中,①号钢筋下面的数字3790,表示该钢筋从一端弯钩外沿到另一端弯钩外沿的设计长度,它等于梁的总长减去两端保护层的厚度。钢筋上面的l=3923,是该钢筋的下料长度,它等于钢筋的设计长度加上两端弯钩扳直后(2×6.25φ)减去其延伸率(2×1.5φ)所得的数值。②号钢筋的弯起角度不在图上标注,而用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度(250、250)表示,该数值是指钢筋的外皮尺寸。而④号钢箍各段长度应指钢箍的里皮尺寸。此外,为了便于编造施工预算,统计用料,还要列出钢筋表,表内说明构件的名称、数量,钢筋的规格、钢筋简图、直径、长度、数量、总数量、总长和重量等,如表10-8所示。
表10-8 钢筋表

2)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结构详图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结构详图常用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表示。配筋平面图可直接在平面图上绘制,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注出其规格、间距及板长、板厚、板底结构标高等,断面图反映配筋形式。板的配筋有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部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分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直接弯起的就称为弯起式。图10-8所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平面配筋图,板内配筋为分离式配筋。当板的配筋情况较复杂时,要结合采用剖面图来表示板的配筋情况,甚至可以将受力钢筋画在结构图的一边。
按《建筑结构制图标准》规定,水平方向钢筋的弯钩向下的,竖直方向的钢筋向右的,都是靠近板顶部配置的钢筋;水平方向钢筋的弯钩向上的,竖直方向的钢筋向左的,都是靠近板底部配置的钢筋。
3)现浇钢筋混凝土柱
柱是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其结构详图包括立面图和断面图,如果柱的外形变化复杂或有预埋件,则还应增画模板图。模板图上预埋件只画位置示意和编号,具体细部情况另绘详图。
图10-9所示为部分Z-3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立面图和断面图。柱的横断面边长均为370mm,主要受力筋为8根直径为18mm的Ⅰ级钢筋;箍筋为直径8mm的Ⅰ级钢筋,间距为200mm;柱中间呈十字形的为直径8mm、间距为200mm的Ⅰ级钢筋,为附加腰筋,起增加柱的强度、提高柱的抗剪能力的作用。

图10-8 板的平面配筋图

图10-9 钢筋混凝土柱配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