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3 图形的复制

15.3.3 图形的复制

1)复制

复制命令可以将选定的对象做一次或多次拷贝,并保留原图。

拾取按钮,命令行提示:

命令:_copy

选择对象:(选取要复制的对象)↙

指定基点或位移,或者[重复(M)]:(指定一点作为对象复制的基点)↙

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再指定一点,以两点间的距离和方向确定复制对象的位置)↙

【例15-5】已知图15-24(a),用复制命令完成如图15-24(b)所示的楼梯立面图。

【解】拾取按钮,按命令行提示先选择原图的两条直线对象,然后拾取基点P1,再根据提示先后拾取P2、P3、P4,即完成作图。

图15-24 复制

2)镜像

镜像命令可以绘制与原有图形对称的图形。下面举例说明。

【例15-6】已知图15-25(a),镜像门的开启线。

【解】拾取按钮,命令行提示:

命令:_mirror

选择对象:(选取门的开启线和文字M1)↙

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拾取A点)↙

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拾取B点)↙

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N〉:↙

可获得图15-25(b)。

两个重要说明:

(1)是(Y):绘出镜像对象,同时删除源对象。如图15-25(c)所示。

(2)文本镜像的结果由系统变量Mirrtext控制:Mirrtext=0为默认值,文本作可读镜像,如图15-25(b)所示;Mirrtext=1,文本作完全镜像,如图15-25(c)所示。

图15-25 镜像

3)阵列

阵列命令可以由源对象复制出一组相同的对象,有矩形阵列、路径阵列和环形阵列3种方式。启动【阵列】命令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

①命令行输入:ARRAY或AR,按空格键。

②菜单栏:【修改】→【阵列】→【矩形阵列】/【路径阵列】/【环形阵列】。

③工具栏:选择【修改】工具栏的【矩形阵列】图标、【路径阵列】图标、【环形阵列】图标

(1)矩形阵列

矩形阵列是将选定对象的副本分布到行数、列数和层数的任意组合。选择该选项后出现以下提示:

ARRAYRECT选择对象:(选择要阵列的对象,如图15-26所示,按【空格键】结束选择)。

图15-26 选择对象

ARRAYRECT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基点(B)计数(COU)间距(S)列数(COL)行数(R)层数(L)退出(X)]〈退出〉:(通过控制夹点调整阵列间距、行数、列数和层数;也可以分别选择各选项设置阵列对象,如图15-27所示)

图15-27 矩形阵列

各选项含义如下:

①关联(AS):指定是否在阵列中创建项目作为关联阵列对象,或作为独立对象。

②基点(B):指定用于在阵列中放置项目的基点。

③计数(COU):指定行数和列数并使用户在移动光标时可以动态观察结果,是一种比“行和列”选项更快捷的方法。

④间距(S):指定行间距和列间距并使用户在移动光标时可以动态观察结果。

⑤列数(COL):编辑阵列中的列数和列间距。

⑥行数(R):编辑阵列中的行数和行间距,以及它们之间的增量标高。其中增量标高是指设置每个后续行的增大或减小的标高。

⑦层数(L):指定三维阵列的层数和层间距。

用户还可以设置阵列角度,在阵列行和列的基本参数设置完成后,选择阵列对象,光标悬停在夹点上时出现设置轴角度选项,如图15-28所示。图中虚线框内为其余夹点悬停状态时的选项按钮,点击轴角度按钮以设置角度。

图15-28 矩形阵列编辑

(2)路径阵列

路径阵列是沿路径或部分路径均匀分布选定对象的副本,路径可以是直线、多段线、三维多段线、样条曲线、螺旋、圆弧、圆或椭圆。选择该选项后,命令行提示如下:

ARRAYPATH选择对象:(选择要阵列的对象,按空格键结束选择,如图15-29(a)所示)

ARRAYPATH选择路径曲线:(选择选定的图形对象要分布的路径曲线,选择路径曲线后,绘图区如图15-29(b)所示)

ARRAYPATH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方法(M)基点(B)切向(T)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通过控制夹点调整图形对象副本的个数及间距;也可以分别选择各选项设置阵列对象)

图15-29 路径阵列(选择)

各选项含义如下:

①关联(AS):指定是否在阵列中创建项目作为关联阵列对象,或作为独立对象。

②方法(M):选择沿路径分布项目的方式,有定数等分和定距等分两种方式。

③基点(B):指定用于在相对于路径曲线起点的阵列中放置项目的基点。

④切向(T):指定阵列中的项目相对于路径的起始方向对齐。

图15-30 路径阵列夹点

⑤项目(I):根据“方法”设置,指定项目之间的距离和项目数,默认情况下,使用最大项目数填充阵列,这些项目使用输入的距离填充路径。用户可以指定一个更小的项目数,也可以启用“填充整个路径”,以便在路径长度更改时调整项目数。比如将图15-30中的阵列对象在整个路径曲线中均匀布置10个,绘图过程命令行提示如下:

ARRAYPATH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方法(M)基点(B)切向(T)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M

ARRAYPATH输入路径方法[定数等分(D)/定距等分(M)]〈定距等分〉:D

ARRAYPATH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方法(M)基点(B)切向(T)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I

ARRAYPATH输入沿路径的项目数或[表达式(E)]〈13〉:10

ARRAYPATH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方法(M)基点(B)切向(T)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A

ARRAYPATH是否将阵列项目与路径对齐?[是(Y)/否(N)]〈否〉:Y

ARRAYPATH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方法(M)基点(B)切向(T)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按空格键退出,完成如图15-31所示图形)

图15-31 路径阵列结果

⑥行(R):指定阵列中的行数和行之间的距离以及行之间的增量标高。

⑦层(L):指定三维阵列的层数和层间距。

⑧对齐项目(A):指定是否对齐每个项目以与路径的方向相切。对齐相对于第一个项目的方向。

⑨Z方向(Z):控制是否保持项目的原始Z方向或沿三维路径自然倾斜项目。

(3)环形阵列

环形阵列是指把对象绕阵列中心等角度均匀分布,阵列后的图形呈环形。选择该选项后,命令行提示:

ARRAYPOLAR选择对象:(选择要阵列的对象,按空格键结束选择)

ARRAYPOLAR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或[基点(B)旋转轴(A)]:(指定分布阵列项目所围绕的点)

ARRAYPOLAR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A)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退出〉:(通过控制夹点调整角度和填充角度;也可以分别选择各选项输入数值)

【例15-7】绘制如图15-32所示餐桌椅。

【解】该图形由餐桌和餐椅两部分组成,首先绘制餐椅并创建成图块,然后用【圆】命令绘制餐桌,最后对餐椅使用【环形阵列】命令围绕餐桌。

图15-32 餐桌椅

作图步骤如下:

(1)使用【直线】【圆弧】【偏移】等命令绘制餐椅,并创建成图块。

(2)使用【圆】命令绘制餐桌,绘圆时利用“对象捕捉追踪”透明命令,将餐椅与餐桌放置如图15-33(a)所示位置。

(3)使用【环形阵列】绘制阵列餐椅。执行过程如下:

命令:_arraypolar

命令提示行:ARRAYPOLAR选择对象:(选择餐椅为对象,如图15-33(b)所示,按空格键结束选择)

命令行提示:ARRAYPOLAR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或[基点(B)/旋转轴(A)]:(捕捉点击餐桌圆心为阵列的中心点,如图15-33(c)所示)

图15-33 绘制餐桌

命令行提示:ARRAYPOLAR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退出〉:F

命令行提示:ARRAYPOLAR指定填充角度(+=逆时针,-=顺时针)或[表达式(EX)]〈360〉:(按空格键取默认值360)

命令行提示:ARRAYPOLAR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退出〉:I

命令行提示:ARRAYPOLAR输入阵列中的项目数或[表达式(E)]〈6〉:8(按空格键确认,绘图区如图15-34所示)

命令行提示:ARRAYPOLAR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退出〉:x(X或按空格键退出,图形绘制完成)

图15-34 阵列餐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