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 涵洞工程图的内容和表达方法
涵洞的主体结构通常用一张总图来表达,包括纵剖面图、平面图、横断面图等,少数细节及钢筋配置情况在总图中不易表达清楚时应另画详图。现以图14-21为例,介绍涵洞工程图的内容及表达方法。
1)纵剖面图
涵洞的纵向是指水流方向,即洞身的长度方向,一般规定水流方向为从左往右。纵剖面图是沿着涵洞的中心线纵向剖切的,凡是剖切到的各部分如截水墙、底板、洞顶、防水层、缘石、路基等均按剖切方法绘制,画出相应的材料图例,另外能看到的各部分如翼墙、端墙、涵台、基础等也应画出它们的投影。
由于该涵洞进、出口的构造和形式是基本相同的,即整个涵洞的左右是对称的,故纵剖面图只画了左边的一半。一般同类型的涵洞其构造大同小异,仅仅是尺寸大小的区别,因此往往用通用标准图表示。故这里的路基宽度B0和厚度F,洞身的长度B2和高度H、h2等,在图中都没有注明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翼墙的坡度一般与路基的边坡相同。整个涵洞较长,考虑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在翼墙和洞身之间设有沉降缝,洞身部分每隔4~6m也应设有沉降缝,沉降缝的宽度均为2cm。主拱圈是用条石砌成的,内表面为圆柱面,在纵向剖面图中用上疏下密的水平细线形象地表示其投影。拱顶的上面有15cm厚的黏土胶泥防水层。端墙的断面为梯形,背面不可见部分用虚线表示,斜面坡度为3∶1。端墙上面有缘石。

图14-21 八字式单孔石拱涵构造图
2)平面图
和纵剖面图一样,平面图也只画出左边一半,而且采用了半剖画法:后面一半为涵洞的外形投影图,是移去了顶面上的填土和防水层以及护拱等画出的,拱顶圆柱面部分同样用疏密有致的细实线表示,拱顶与端墙背面交线为椭圆曲线;前面一半是沿着涵台基础的上面(襟边)做水平剖切后画出的剖面图,为了突出翼墙和涵台的基础宽度,涵底板没有画出,这样就把翼墙和涵台的位置表示得更清楚了。
3)侧面图
涵洞的侧面图也常采用半剖画法:左半部为洞口部分的外形投影,主要反映洞口的正面形状和翼墙、端墙、基础的相对位置,所以习惯上称为洞口正面图;右半部为洞身横断面图,主要表达洞身的断面形状,主拱、护拱和涵台的连接关系,以及防水层的设置情况等。
4)详图
八字式翼墙是斜置的,与涵洞纵向成30°角。为了把翼墙的形状表达清楚,在两个位置进行了剖切,并且画出了Ⅰ-Ⅰ和Ⅱ-Ⅱ断面图,从这两个断面图可以看出翼墙及其基础的构造、材料、尺寸和斜面坡度等内容。
以上各个图样是紧密相关的,应该互相对照联系起来读图,才能将涵洞工程的各部分位置、构造、形状和尺寸等完全搞清楚。
由于此图是石拱涵的标准通用构造图,适用于矢跨比f0/L0=1/3的各种跨径(L0=1.0~5.0m)的涵洞,故图中一些尺寸是可变的,用字母代替,可根据需要选择跨径、涵高等主要参数,然后从标准图册的尺寸表中查得相应的各部分尺寸。例如确定跨径L0=300cm,涵高H=200cm后,可查得相应的各部分尺寸如下:
拱圈尺寸:f0=100,d0=40,r=163,R=203,x=37,y=15;
端墙尺寸:h1=125,c2=102;
涵台尺寸:a=73,a1=110,a2=182,a3=212;
翼墙尺寸:h2=340,G1=450,G2=465,c3=174。
以上尺寸单位均为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