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正等测图的画法

6.2.2 正等测图的画法

在绘制空间形体的轴测投影图之前,首先要认真观察形体的结构特点,然后根据其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绘制方法,主要有坐标法、叠加法和切割法等。

1)坐标法

根据物体上各顶点的坐标,确定其轴测投影,并依次连接,这种方法称为坐标法。

【例6-1】已知三棱台的两面投影图,如图6-6(a)所示,绘制其正等轴测投影图。

【解】作图步骤如下:

(1)建立坐标系,作轴测轴并确定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正等测轴间角均为120°,轴向伸缩系数取1),如图6-6(a)所示。这里需注意,为使作图简便,应使坐标轴尽可能地通过形体上的点或线,如OX轴通过A点,OY轴通过C点。

(2)在对应轴测轴上截取O1A1=oa,O1C1=oc,量取B点的X、Y坐标,从而确定B1点,如图6-6(b)所示。

(3)为方便确定三棱台的上底,可以先作出三棱台的虚拟锥顶S1,从而确定各个棱线的方向,以方便在各棱线上确定上底面的各个端点,如图6-6(c)所示。

(4)将可见的各棱边和棱线加深,即完成该三棱台的正等轴测图,如图6-6(d)所示。

图6-6 坐标法绘制正等测图

在轴测图中一般不画不可见的轮廓线,最后的轴测轴也不需要画。因此,在确定坐标系时要注意坐标原点的选择:对于对称形体,坐标原点宜确定在图形的中心处,如图6-7所示;对于柱体,坐标原点可确定在形体的左前下角(或右前下角),从而避免画右后方(或左后方)不可见的轮廓线,如图6-8所示。

图6-7 以图形的中点作为坐标原点

2)叠加法

对于由多个基本体叠加而成的空间形体,宜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在明确各基本体相对位置的前提下,将各个基本体逐个画出,并进行综合,从而完成空间形体的轴测投影图,这种画法称为叠加法。画图顺序一般是由下而上、先大后小。

【例6-2】如图6-8(a)所示,已知某空间形体的两面投影,绘制其正等轴测投影图。

【解】该空间形体由一个水平放置的四棱柱、一个直立的四棱柱与一个三棱柱三部分叠加而成,其作图步骤如下:

(1)根据坐标法和轴测投影特性绘制水平四棱柱(注意坐标原点的选择),如图6-8(b)所示。

(2)根据两个四棱柱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水平四棱柱上绘制直立四棱柱,如图6-8(c)所示。

(3)根据三棱柱的底面形状及其与两个四棱柱的位置关系绘制三棱柱,并处理和加深轮廓线,完成轴测投影图,如图6-8(d)所示。

图6-8 叠加法绘制正等测图

3)切割法

对于有些形体,宜先画出假想完整的基本体,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切割,这种方法称为切割法。

【例6-3】如图6-9(a)所示,已知某空间形体的两面正投影图,绘制其正等测图。

【解】该形体可看成一个大的四棱柱在左上侧切去另外一个小的四棱柱,然后在左前侧再切去一个三棱柱而成。作图步骤如下:

(1)绘制大四棱柱的轴测投影图,如图6-9(b)所示。

(2)在大四棱柱的左上侧切去一个小四棱柱,如图6-9(c)所示,并继续切去左前侧的三棱柱,从而完成空间形体的轴测投影图,如图6-9(d)所示。

图6-9 切割法绘制正等测图